想到明年七月份他第一个孩子生出来,心里就一阵激动。
这是这个世上真正跟他血脉相连的人。
这些年,虽然他努力生活着,却总不是很肯定,总是觉得自己还不是这里的人,这个孩子让他的心定了下来.
就是明年七月份天气热,这里可没有空调,只能扇子了。
一时间夏久时已经想了好多好远。
杏子乖乖的听话,头三个月是要注意,别的不能做,孩子的小衣服还是能做的。
于是每天晚上,夏久时不是做事就是看书,累了歇会,歇好了再做,晚上空间里的时间确实太长了。
杏子则闲下来了,有时候做点衣服,嗑睡了就躺床上睡一觉,等孩子三个月时,已经到了腊月了。
人也能吃能睡,小脸胖了一些,肚子大了不少。
腊月二十,夏久时终于肯定了明年七月,来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双胞胎。
这让十八岁的男孩又惊又喜,两个孩子是喜欢的,但孩子母亲太小了,明年也才17岁。
夏久时患得患失起来,夜里经常失珉了。
不同于他的是,几个孩子乐呵呵地盼着当叔叔舅舅,胎教根本不用他,几个孩子换着给肚子里的宝宝读书。
而这三个月老侯爷一直没回来,人就呆在工部里,倒是来了一封信。
夏久时给来人带了些药,带了些吃的喝的,报了声平安,其他什么也没说。
朝阳书院这天放了假,明年正月十五后上课,夏久时给山长和教他课的付山长送了年礼。
还是酒和鸡蛋等等农产品,也是他们最喜欢的。
杏花庄开始准备过年了。
二十三,庄上杀了五头猪,吃两头腌三头,当天,头头脚脚加下水,全庄吃了个好的。
还有两头老母猪,明年春就要下崽了,这样小猪崽不必要去外面买了。
今年过年到底是没有去年热闹,关上庄门,他们是吃的饱穿的暖,可外面已经开始有大西北来的难民了,这样冷的冬天,老老少少的该如何过?
夏久时让高管家送了五千斤陈碎米,五斤一袋,在腊月二十五带人交给府衙,如何发放他就不管了。
刘皓兄弟的心也紧揪着,他爹这两个月都没信来了,老侯爷一走三个多月,也没法再带信去西境。
杏子让全庄的妇人帮着做起了鞋子,舒家布庄还有其他布庄的男人鞋底都买来了,碎布也都拿来了,边境那么多的军人,这么冷的天气,多做些鞋子总是好的。
各家也把不用的旧衣旧被单拿出来了。
男人们也帮着整理前两个月烧的碳,因为棚菜要用,碳火存了不少。
正月十二,杜靖急匆匆来看儿子,这一年,三十八岁的杜将军老了不少。
“将军,您瘦了。”
杜靖轻笑:“这一年太忙了,边境许多小国都想咬咱们大启一口,停都停不下来,久时,这一年谢谢你。”
他儿子捐了那么多的粮食,如今药材珍贵,仍然平价卖给军营。
他儿子真是好样的。
“久时,老侯爷这几个月一直呆在工部,连环弩造出来了,已经造了几百个送去了军营,还是远远不够,船也差不多了,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解决。”
“久时,你帮了启国很大的忙,你想象不到的忙,估计五月份老侯爷就要过来了。”
“久时,我等下就要走,这次去西境,你要照顾好自己。”
“将军,你自己保重,等下我给你准备些东西,不能歇一晚吗?”
“不行,这次太赶了。”
“那好,您坐下,一个时辰吧。”半个多时辰夏久时就过来了,杏子一起过来的,高文几个拿着大包小包。
杜靖惊了,小媳妇肚子已经出怀,过几个月自己要当祖父了。
他忍不住眼一热,勉强控制住。
“将军,这些是杏子给您准备的衣服鞋子,这些是吃的喝的,这些是药,小包裹里是顶级药,你要收拾好。”
“还有,我准备了一千双鞋子,还有两千斤木碳,这次你一起带走吧,对了,还有些鸡蛋肉干,这些不要钱。”
“将军,弟弟们在读书,我就不让他们过来了,还有,七月初,我要做父亲了,双胎。”
杜靖垂下眼,一颗泪掉了下来,很快笑着看向俩孩子,“你们俩注意点,七月份我尽量赶过来,这些东西我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