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侄,这里的东西都是他的,那箱子里的书和笔记你可以带走,这箱子里是他行医的用具,望你们好好保存,师徒如父子,他一生无儿女,你们就是他的亲人,以后一定抽空过来祭拜。”
“师伯,我会的,不一定每年这个时候来,但尽量经常过来,师伯,这是五千两银,我知道你们不缺银,这些麻烦您买些良田,所得以师傅的名义帮助穷人吧。”
这是他和杏子昨晚商量的,空间里两万六千两,每个月除了开支,还有两百多进帐,不如这样拿出来。
掌门师傅也没有推辞,让旁边的大师傅接了过来:“行,我会把这些银子都买了田地,接济附近的穷苦人。”
吃过午食,夏久时就带人离开了。
华信亲自带人送了他们走。
事后别人一打听,才知道是华生师傅的弟子过来了,而华生师傅昨天才下葬,那些得了师傅恩慧的都过来祭拜,一时间,望山寺来人不断。
却也打听不出华生弟子是谁。
这也是夏久时跟华信师伯商量好的,他自己同行的人也一再打过招呼了。
华信师伯临行前也传了一门轻功给他,这是他早年机缘所得,也教了华生,但不是华生自己的,也不会传给徒弟。
这个世界虽然不像后世功夫小说上写的神乎其神,但好功夫还是让人感叹,这两天两人晚上在空间里偶尔看华生留下的秘籍,还是很震惊的,回去慢慢学了。
杏子如今渐渐长大,许多精力扑到了家人身上,对这些不是很狂热,夏久时不同,他天生喜欢这些,功夫也好医毒也好。
合该是华生的徒弟。
再加上两人是万万人群中难得的穿越人。
一路没有停留,只是偶尔住客栈早点,就带着大家街上走走,时间不等人,没办法。
九月三十号傍晚,终于回到了庄子,刚好是月底最后一天了。
十月一号,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夏久时刘皓就去了府学,夏茂夏丰已经上了一个月了。
早去晚归,中午就在府学食堂吃,高文和夏一就每天轮换着接送。
去九天休息一天,一个月歇三天,每到大节会放假一天,农忙过年额外放长假。
上次一起去院试的十个人全部都在府学,因为今年都不打算考乡试,尽管成绩够,也都呆在了乙班,下次考试三年后,不着急去甲班。
来到这里两年半,夏久时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身边不光是亲人庄户,还有了许多同窗朋友,他也喜欢这样的日子。
但也更加忙碌了。
清晨忙着跟杏子学新得的功夫,白天忙着读书,晚上忙着学新得的医毒秘籍,抽空还得打理空间,幸亏空间的时速不一样,给了他更多的时间。
杏子也更忙碌了,白天三个庄户有什么事情都过来问她,她解决不了的晚上问过夏久时,第二天再答复。
夏盛跟着高管家不是时间,人也更加稳重,夏久时直接让他做了夏家的二管家,也能直接解决一些事了,如此高管家也轻松了许多。
不带族人,三个庄子的庄户167人,夏久时告诉高管家的是,人不必要多买了,但一旦发现牙行有身怀本事的匠人或者护卫可以买些。
再就是注意三个庄子的男女比例,尽量在他们二十岁左右解决婚事,这是人伦,但也不强迫婚娶婚嫁。
他的要求就是,每个人尽量人尽其用,庄上不养懒惰奸滑之人,一旦发现,立刻发卖,绝不姑息。
所有的半大孩子,不管男女,学文学武,不一定要学多好,文能识字武能自保,他只是暂时不多做生意,以后的摊子不会太小,有本事的孩子以后都会得到重用,前提是人忠诚。
十月中,庄上开始收旱灾后种的春小麦,因为加了空间泉,收获不错,十月底结束,三个庄子除了族人的一百亩,三百亩也得到了七万多斤麦子。
加上族人上交的两万多斤,差不多十万斤麦子,能出八万斤面粉。
如今粮食降价不少,大米、面粉20文一斤,陈米12文,价格真正回落到往年,估计也得到明年夏天粮食收成的时候。
夏久时做主卖掉一半,剩下的三个庄子一百多人自己留着吃个饱,可以隔三岔五吃点白面馒头、包子或者饺子。
面粉铺子收十五文,也卖了七百两。
食铺九月初开业,暂时只能卖些包子馒头花卷,还有面条饺子豆浆豆腐脑,当然还有鸡蛋,食材从庄子上平价买。
十月初几家人一算,竟然也得了三十八两的纯利,留了八两当本钱,杏子跟大奶奶各分了十二两,李家六两,皆大欢喜。
可想而知,以后有了卤肉,说不定会多一半。
两家还是觉得久时亏了,方子铺子香料都是他的,本钱也是他垫的,可人家两口子就是觉得这样就行了,甚至觉得李家老大或者老二平时忙,可以换家里老三过来。
李家老三如今也有十三岁了,人也聪明,但到底比不上李大山会做事,如此当然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