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家了(2 / 2)

一夜好眠。

早饭后,两人和几个小的好好说了会话,提着一个大包裹就去了前院。

“大爷爷,大奶奶,大伯二伯,这是给你们买的大氅,冬天穿着不冷,晚上还能盖着。”杏子笑眯眯打开包裹。

这四件都是她路上做的,花了三十多张兔皮。

大奶奶摸着大氅:“老天爷,这么好的衣服还买了四件,得多少银子啊。”

杏子笑道:“没什么,只不过没给伯娘们买了。”

夏大江看着面前的少年,个子比几个月前高了不少,松竹般俊朗挺拔,“久时呀,这三个月庄子没什么不好的,高管家和庄头都很能干,咱们族人也很自觉。”

“各家红薯土豆差不多都有两千斤,找了高管家,一家卖了一半,现在红薯价格高,一斤15文,基本一家得了15两,粮食多的人家就多卖了些,但我让他们都留了种子,且各家都留了至少一年的吃食。”

夏久时点点头,一年后已经下雨了。

夏老汉也插嘴道:“卖了钱,族人都欢喜的不行,各家在庄上干活一个月也能得不少,吃的菜也能自己种,就是水越来越浅了,到现在还不下雨,怎么办呀?”

夏大江道:“久时,你别着急,我一直让庄上人省着用水,水塘都是满的,还多挖了两个蓄水池,明天我再带人去后山清清道。”

“麻烦大伯了,一路上流民还是不少,听说半年内都可能没雨,大伯,回头你和管家商量着看看如何分配用水,外面太乱了,千万不能再逃荒了,我看下半年除了种些菜,别的是不能再种了。”

“放心,久时,不管怎么样,这灾年咱们得度过去,出去往哪逃,老老少少的,对了,前些天我和高管家去城里,在城外看见许多隔壁村人,一个个瘦的不成样,吓的我赶紧躲起来。”

“大伯,你做的对,见面反不好,一家子还好,如果许多人怎么办,咱们自己现在用水都够呛,起码先得保自家是不是?”

“大江啊,久时说得对,庄上现在一百六七十人,可不是少数,我看庄门守好,尽量不要让族人出去,万一遇上他们的亲戚怎么办,带来肯定不行,不带他们于心不忍,哎。”

夏久时心里也难过,接济点没什么,反正他空间粮食多,可都来了庄上他不愿意,人多乱了套,更何况庄里水也不多了,至少还有半年才下雨。

一旦断了水,人可就得逃了。

“走,久时,我带你去那边看看,后来又做了一排房子,还另外起了两间大房子,一个做餐厅一个做书塾,房子已经做好了,这两天在填路。”

“好,咱们去看看。”

庄上干干净净,一片祥和,九月底天气已经不热了,不时看见玩耍的孩子们,路过的族人们都笑眯眯跟他们打招呼。

春天栽的果树竟然基本都存活下来,且长的还不错,估计明后年就会有果子吃。

“久时,你别看那个秀才妹妹还真有本事,这些树看管的很好,还带着那些半大的孩子去小山上采药,小荷就跟着去,哪家有不舒服的病人,熬些药就好了,省下了你们留的药丸子。”

“杏子也说徐姑娘人不错,她还帮着培训我买来的那些孩子,多懂些药理也是好的。”

“大少爷,夏村长,你们过来了。”高管家和许庄头迎上来。

夏久时看着面前好几排齐齐整整的房子,心里很是满意,有些是土坯,有些是青砖,但已经全部盖着青瓦,简直不像是庄户住的,比村子里的都好了许多。

毕竟一般村上盖瓦的还是很少很少,一个村子最多不过几家。

“嗯,这些日子你们俩也辛苦了,这房子盖的不错。”

高管家道:“应该的,再说夏村长帮了大忙,许庄头也吃了不少苦。”

许庄头忙摆摆手:“不苦不苦,大少爷辛苦了。”

面前的少爷可是全庄的大恩人,这一年庄户们过的日子是之前不敢想的,住上了青砖瓦房,吃上了大米白面,穿上了新衣服。

当前大家伙以为快活不下去了,前头主子走可没有留什么粮食,谁知道有今天的日子?孩子们还能读书习武,生病了也不愁药吃,一家人都有好几套新衣服,这是老天爷送给他们的大恩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