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哥。”
夏久时呵呵笑:“不谢,以后没事多练着,男人不能不会这些,走了,回家了。”
入目都是荒凉,夏久时担心路上遇到流民,街上就有些,谁知道很顺利地到了家,这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
骡子入了车棚:“杏子,你带二弟三弟进去,我先去大爷爷家,把两个小的带回来,你们三个吃就行了,我应该是吃了晚饭再回来。”
“好,你去吧。”她也很想清儿和宝儿了。
出门12天了,屋里有了灰尘:“二弟三弟快进来,十几天了,里面许多灰。”
她把自己的东西搬进夏久时的房间,自己的房间让给兄弟俩。
“这房间以后你俩住,我去打扫屋子,你自己收拾一下。”
“大嫂,这些晚上收拾不迟,我帮你打扫。”
三人很快打扫了一遍,杏子进了厨房,熬了一锅稀饭,旁边贴了几个小饼子,许多东西都在空间里,现在也没办法拿。
再说夏久时来到大爷爷家,现在乡下也做不了什么,一家子都在,看见夏久时回来,都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
等夏久时喝了水坐定,大爷爷问:“出门12天了,家里人都担心的不得了,你大奶奶都睡不好觉。”
两小的扒在夏久时腿边,一下也不愿意走开。
夏久时一五一十地跟大爷爷大奶奶大伯二伯他们说了这些天路上和府城的情况。
“现在大米面粉买80文一斤了,陈米都买40文一斤,还不好买,一路上流民不是很多,听说许多都去了江南和京城,我们是跟在一个商队后面的,倒是很安全。”
“大爷爷,咱们去书房说。”夏家两个读书人,是有一个书房的。
“行,大江大海阿盛过来。”
夏久时一路上想,还是决定把庄子的事跟他们说,好让他们心里有去府城的准备,还有杏子说的年底兵役的事情。
几个人进了书房关上门。
“大爷爷,大伯二伯大哥,年中我和杏子在冒险进深山找到了两根老参和两朵灵芝,卖了一千多两,那次遇到了狼,差一点两人就没了。”
几个人先是一喜,后又怕的要死。
“你这孩子,要钱不要命吗?再好的猎户都不敢去深山,以后再不能去了。”
“我知道,已经两三个月没敢去了,如今大旱,山上野兽缺吃的,更是得小心了。”夏久时看着他们,“我和杏子这次去府城,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咱们村的河已经干了一大半,如果再几个月不下雨,可能就没办法住了。”
“淮南府离咱们这里有几百里路,他们那比这里好一些,今年下了几场雨,如今也不能种东西,但吃的水还是够的,我把卖人参的银子在城外买了一个庄子,花了1300两银子,庄子里有条河,河不算大,但是从山上直接下来的,一时半会儿干不了。”
“如果明年再不下雨,我想你们一家子跟我一起走,家里有粮食,只要有口喝的就行,当然这件事暂时不要说出去。”
“还有,现在边境仗打的不小,我无意中听说一开春可能要征兵,45岁以下到15岁以上,你家四个人都在内,听说如果不去,一个人得交八两银。”
夏家人脸色也变了,八两一个就是32两,家里一共就存了八十两,还是托久时小两口的福。
“哎。”大爷爷一口气叹了老长,“咱们家还好,托久两口子的福,村里许多人家不一定拿的出来这么多银子,之前一般都拿银子买了粮食,那还有多少。”
夏久时道:“这事情也是听说,不一定当真,你们千万不能说出去,否则要做牢的。”
大伯愁眉苦脸地点点头:“这事情一定不能说,跟家里的妇人都不能说。”
夏久时又把刘家兄弟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爷爷叹气:“你怎么又把人往家领?你说这灾年的。”
“大爷爷,那孩子很争气,今年春13岁就中了童生,小的也很乖,灾年过去,他家还有10亩田一个铺子一个大房子,房契地契都在,再说他爹是个有本事的人,会回来找他们的。”
“我和杏子之前也存了两年的粮食,大家省一些,总是两条命。”
夏盛点点头:“堂弟说的对,先救了再说,不然俩孩子活不了。”
“哎。”老头子又深叹口气,都是可怜人,可可怜人那么多,救也救不过来呀。
夏久时吃过晚饭才带了俩孩子回家。
一到家门口,小汪清和宝儿就往院里跑:“姐姐,姐姐,我们回来了。”
夏久时关上院门,无声地笑了,会好好活下去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