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只能卖四五十文,卖不卖无所谓,小鸡炖蘑菇倒是不错,以后得的都让杏子烧好屯起来,满孝后就可以吃了,来这里快20天,他真是有些馋了,这么多天一直吃素,口腔里一点味也没有,好在杏子卤了点黄豆和油炸豆腐给他吃。
三个人到大奶奶家时,大奶奶和大伯娘二伯娘都在家,夏梅夏荷也在,夏梅在做嫁衣,下半年就准备出嫁了,她的手艺不怎么样,夏荷就更不说了,乡下一般只能做自家穿的粗使衣服,精致些的都不行。
会针线的妇人多,但绣活好的极少。
“大奶奶,我教你们洗下水。”她自己带了小半斤面粉,怕大奶奶家没有,一般人家吃的都是碎米陈米。
基本用的都是草木灰,最后一遍用的是面粉,洗完后真是一点气味也没有了。
“哎呀,真真干净了,就是半斤面粉呢,有些可惜。”
“大奶奶,面粉洗后特别好,其实草灰都清两遍也行,多少差一点,再说这么东西也只要2文,不多,走,我带了卤料包,教你们卤东西。”
下水先用开水过一遍,再放进卤料酱油,大火一刻钟,再小火慢慢炖,不硬不烂时刚刚好,太烂了也不好吃。
等肉香四溢时,整个夏家都弥漫起来。
“大伯娘,卤汤多的放地窖,下次还能用,卤的多就多加水和酱油盐,一个卤料包,不多就不放,你看着办就行,头几次注意点,以后就有数了。”
“哎,真香,今天是三付下水,满满一大锅呢。”杏子和大伯娘说好一个月一结,带来的卤料足够用一个月的。
其实如果不是大旱,杏子都想把香料移到地里栽,现在也只好多屯些货了,好在山里这些东西没人摘,真是方便她了。
夏久时带着汪清在二伯的木工屋里,他正在给他打货架,空间里还能摆两个,家里的库房摆一个。
“梅子姐,回头我给你绣一副枕套,再绣几张帕子。”
夏梅红了脸,她出嫁的日子定在九月份,也就半年了。
大伯娘拍着手:“那可好,我们一家都不知道绣花呢。”
“大伯娘,二伯娘,等这阵子忙过了,让梅子姐和小荷下午去我家,我教她们绣,只是学了针法,功夫得慢慢来,不过绣些简单的帕子荷包也快得很。”
二伯娘也兴奋的不行,绣艺一般都不教的,花钱去绣房学,还得跟他们定几年,几年内都得给他们绣活,人也不能回家,所以一般人都不会学。
大奶奶脸笑成花:“真是谢谢杏子,能绣帕子和荷包也是好的,女子命苦,有个手艺比什么都强,杏子,教她们简单的就行,复杂的她们也学不了,现在三月半了,下月初隔天下午两人去你家。”
“好,就单日子吧,万一有事我会提前跟她们说,一般午后我都在家。”
夏久时牵着汪清走过来:“杏子,没事咱们回吧。”
大伯娘忙说:“在这里吃吧,吃好再回去。”
杏子笑:“不了,屋里都是肉香,再呆下去我和久时哥哥流口水了。”
大奶奶想装些给汪清,杏子说家里还有小鸡炖蘑菇,也就算了。
夏久时看看天色还早,差不多四点多,现在天黑六点左右。
“杏子,回去我带你们去捞鱼,家里有张爷爷从外面带回来的网,破了不少,不过我娘都补好了,晚上随便吃点就行。”
“哇,我可是没有捞过鱼,那行吧,猪油晚上回去熬,回头打一个鸡蛋汤,吃些馒头就行。”
馒头包子下次还是多买些,实在是很方便的东西。
这个鱼网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看上去很结实,夏久时带着两人选了一块河岸,上辈子他很喜欢打鱼网,钓鱼则没什么耐心。
打了好几网,网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20多条,起码十几斤鱼。
古代人很少家里有网,一般人也不会做,做不好吃起来就腥的很,杏子一直在清理鱼,河水比家里井水总是方便,等最后一网打起来,杏子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
三个人带着满满一桶鱼回了家。
于是,厨房里忙了半夜,20斤猪油熬好了,鱼全部切成鱼块腌起来,明天晾一天,晚上全部煎好用酱料烧出来,放进坛子里封好,吃几块拿几块,比干咸鱼好吃的多。
忙完后三人都洗了澡,杏子坚持把衣服用井水洗了,明天一早还得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