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反应过来,惊惧地四散逃开,皇帝提着滴血的剑,冷眼望着众人。
“看到了吗?这就是忤逆朕的下场!”皇帝怒吼道,“你们谁想做下一个!”
众臣噤声,眼里流露出恐惧及不忿的复杂神色。
皇帝拖着剑,回到了龙椅之上。
“众爱卿还有何意见?”
方才被杀死的大臣尸体已经被拖了下去,殿前徒留一滩血迹。
人心惶惶。
众臣都觉得大殷要完了。
这时,丞相站了出来,在众臣的灼灼目光中,严厉地对着皇帝说道:“陛下,老臣接下来说的话,您可能不爱听,但是老臣宁愿赴死,也要将心中想法说出来。”
皇帝目光阴暗,紧紧地盯着丞相。
“我儿方务正,在大殷军队之中,他传回家书,说由新任大将军顾维实带领的军队,根本没有对西量军队有抵抗,反而是步步撤退,就像是故意给西量军队引路!”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其实众人早就觉得不对劲了。
毕竟大殷是强国,西量是弱国,且大殷粮草充实,兵强力壮,就算大将军战死了,也不应该会是这样的战局!
皇帝日日荒淫,早就将这些事情抛之九霄云外。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国家军队的战力。
皇帝也揉着太阳穴,试图将涣散的思绪拉回来。
“丞相,你再详细说说!”皇帝道。
丞相却摇摇头,说道:“我儿传来的家书中,也只是提出了这些疑点,毕竟他人微言轻,在军中不敢多言……”
而且,丞相已经许久没有得到方务正的家书了。
难道在失去了女儿之后,连儿子也要失去吗?
想到这里,丞相悲怆不已,愤恨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昏君!庸君!
皇帝以手托腮,面色凝重。
若丞相之子家书之中所言为真的话,那么那个新任的大将军,一定有问题。
皇帝脑子很乱,他站起身,重心不稳,摇晃了一下。以剑为杖,才支撑住了身体。
丞相见他面色发白,不禁开口说道:“陛下,您脸色很难看,是不是身子不适?要不要叫太医来瞧瞧。”
皇帝没有搭理丞相,只宣布退朝,稍后再议,便离开了朝堂。
众臣比皇帝还要忧心大殷的未来。
他们聚集在丞相身边,七嘴八舌。
“丞相,你可得想想办法呀!再这样下去,大殷都要完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殷没了,我们这些人的下场也不会好了!”
这时,一个大臣挤入人群中间,压低了声音沉闷道:“依我看,这个皇帝无能,不如我们另举新君,就像百年前那样!”
这句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纷纷回过头看着他。
说这话的,是一个三品官员,平时鲜少与其他人有交流。众人只知道他是个史官。
“百年前,大殷皇帝无能,卖国求荣,也是被众臣弹劾退位,另举新君,力挽狂澜。”他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