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祁同伟回吕州任职?绝无可能!(1 / 2)

汉东省委办公大楼那气派的建筑,每天都在见证着官场的风云变幻。

这天,阳光挺足,透过又大又亮的落地窗,照在省委书记沙瑞金办公室的大理石地面上,晃得人眼睛都有点睁不开。

李达康坐在沙瑞金办公桌对面,身子挺得笔直,一脸认真地汇报着京州光明峰项目的情况。

李达康心里可重视这个项目了,为了它,没少操心费力。

他清了清嗓子,稳稳地说:“沙书记,光明峰项目现在进展得还不错,都完成百分之六十了。招商引资这块儿效果特别好,来入驻的企业比我们预想的还多,各项指标在咱汉东省都是数得着的。”

“以后啊,它肯定能成为咱们省经济发展的大动力。”

说这话的时候,李达康眼睛里透着股自豪劲儿,毕竟这项目就像他亲手养大的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

为了推动项目,他没少用强硬手段,虽然招来不少埋怨,可他坚信,等项目成了,大家就都能看到好处了。

沙瑞金坐在宽大的黑色皮椅上,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脸上还带着笑。

“达康同志,你干得确实不错,光明峰项目能有现在这样,你功不可没。”

沙瑞金这一夸,李达康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换届的事儿也快到了,就剩四天了。”

沙瑞金话锋一转,接着说,“希望换届之后,咱们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为汉东省好好干。”

李达康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有点不踏实。

他看着沙瑞金,小心翼翼地问:“沙书记,您说这次换届,会不会出啥意外啊?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托底。”

沙瑞金笑了笑,那笑容让人有点捉摸不透。

“达康同志,你就把心放肚子里,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就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就行。”

沙瑞金这么一说,李达康心里更没底了,这回答模模糊糊的,也不知道到底啥意思。

犹豫了好一会儿,李达康还是把憋在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沙书记,我听说吕州那边有个传言,说祁同伟可能在十五天内回吕州接着当市委书记,您说这是真的吗?”

沙瑞金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变得冷冰冰的,眼睛也眯了起来。

“达康同志,你觉得这可能吗?祁同伟担任汉东作协主席的事儿都公示十几天了,再过一两天公示期就结束,到时候他就得去作协报到。这事儿早就定下来了”

“谁也改不了。”

李达康赶紧点点头,他心里明白,沙瑞金在汉东省那是说一不二,怎么可能让祁同伟回来威胁自己的地位呢。

“等祁同伟到了作协,我会支持作协副主席刘国栋把财权和人事权都抓起来,让祁同伟啥都干不了,就当个摆设。”

沙瑞金接着说,语气特别坚决,“我就是要让他彻底没机会翻身,最好能逼得他自己主动辞职。”

李达康听了,心里一惊,没想到沙瑞金对祁同伟这么狠。

他这才明白,沙瑞金这是铁了心要把祁同伟踩在脚底下,再也不让他起来。

从沙瑞金办公室出来,李达康站在大楼外面,抬头看着汉东的天空。

阳光还是那么刺眼,可他心里却乱糟糟的。

他突然觉得,这官场就像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到处都是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坑里。

这时候,高育良正坐在自家书房里,灯光暖暖地照着他。

他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古籍,可心思却根本不在书上。

他已经从汉东省委副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了,马上要去政协养老。

虽说表面上看着挺淡定,可心里头却像有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吴慧芬端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牛奶走了进来。

“育良,喝点牛奶,早点休息吧。”

高育良抬起头,看着吴慧芬,苦笑着说:“慧芬,谢谢你啊。”

他们俩虽然早就离婚了,可在外面还得装成一对恩爱的夫妻,就怕被别人看笑话。

“育良,我听说吕州那边传得挺热闹,说祁同伟可能在十五天内回去接着当书记,这是真的吗?”吴慧芬把牛奶放在桌上,小声问道。

高育良放下书,轻轻地叹了口气。

“怎么可能呢?祁同伟担任作协主席的任命都公示十几天了,后天就结束了,这事儿都定死了,还能有啥变化。”

吴慧芬拿起一本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话可不能说太死了,万一呢?祁同伟级别还在,背后还有梁家给他撑腰,说不定过个一两年,他就能东山再起。”

高育良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

他心里清楚,吴慧芬说的不是没道理。

祁同伟这人,年轻的时候就挺有本事,手段也厉害,再加上梁家那棵大树,要是真有机会,还真有可能再次爬起来。

“你也别太担心了”

吴慧芬接着说,“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你要不跟祁同伟缓和缓和关系。万一他真的又起来了,对你也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