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冰冻岐山(2 / 2)

话说闻太师在朝歌负责大小事务,一切井井有条。有人从汜水关送来报告给太师,太师打开一看后,大声呼喊:“道兄!你为何不幸身故?我是国家的高官,受国恩如同泰山一样沉重。只因国家形势危急,使得我不能离开这地方。现在看到这份报告,我感到痛苦至骨髓深处。”他立刻下令敲鼓召集将领。银安殿中传来三通鼓声,一群将领前来参见太师。太师说:“前些日子,我邀请了九龙岛的四位朋友,协助张桂芳,但没想到他们都阵亡了,战死在风林之地。我想让大家商议一下,谁愿意辅佐张桂芳,前去破西岐?”话还未说完,左军上将军鲁雄,年事已高,站了出来说:“末将愿意前去。”太师看了看,左军上将军鲁雄,头发白了,年事已高。太师说:“老将军年纪已高,恐怕不够成功。”鲁雄笑着说:“太师,张桂芳虽然年轻,但战斗力强大,他了解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秘术。风林只是一个平凡之人,所以遭受了不幸。作为将军,我们首先要考察天时,然后看地利,最后观察人和。在文学和武力之间找到平衡,保持冷静,时机一到就行动。我们能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从死亡中找到生机,从弱势中找到强势,从柔弱中找到坚强,从危险中找到安全,从祸害中找到福祉。机会变化无常,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了解自然的法则,决定胜负的机会。运用神秘之权,拥有无穷的智慧,这就是将军的道路。我一去,一定会成功的。再派一两名参军,事情就能顺利进行了。”太师听了鲁雄的话,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似乎有将才之才。再派参军的问题,必须选择明智辨识机会的人,所以不如让费仲和尤浑前去,这样更合适。他命令传令让费仲和尤浑担任参军。军政司的将领把两位参军带到殿前,费仲和尤浑行完礼后,太师说:“现在,我要派费仲和尤浑担任参赞军务,前去西岐。当军队出征时,你们的功绩将是无法估量的。”费、尤听从命令,心神忐忑,匆忙回答:“太师,我们在文官岗位上,不负责军事,担心会误国家大事。”太师说:“你们两位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时事了解得很清楚。你们可以担任参赞军务,协助鲁将军,这是为了国家的大事,不能推卸责任。”左右拿出参军印,费仲和尤浑只能接受了任务。他们挂上印章,簪花,递酒,太师发出铜符,动员五万士兵,协助张桂芳。以下有

诗为证明:

鲁雄为国出寸心,费仲尤浑心胆战;夏天兵行困难重,铁甲难受单衣寒。只因国祚生离乱,妖氛兴起祸端现;台造封神将已备,子牙冰冻绝谗奸。

话说鲁雄挑选了吉日,举行宝纛祭祀,宰杀牛羊,不久就兴兵起征。这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酷热,士兵们穿着铁甲只穿单衣,走起路来十分艰难。骑兵的马上流着汗水,步兵个个气喘吁吁,热得满头大汗。叁军一路行进,情况可想而知,这种酷热令人难以忍受。

万里乾坤如火龙,一轮火伞照射当中;四野没有云彩,风完全停歇,八方升腾热气。高山之巅,大海之中,高山之巅,只见石头开裂,灰尘四溅;大海之中,只有波浪翻涌。杯中的鸟儿,晒得羽毛脱落,无法飞翔;水底的鱼儿,被热气煮得鳞片脱落,无法穿泥。只见砖烧得像火红的锅底一样炙热,就是铁石人也汗水淋漓。叁军一路前进,头盔碰撞声响如天上的银磬,铠甲层层叠叠,军队行进如暴雨,马儿跃动如欢快的龙;闪翻着银色的盾牌,弹奏着黑色的弓弦。正是:喊声震撼大地,宛如火笼中的天地。

话说鲁雄的军队穿越了五关,一路前行,有侦察兵报告:“总兵张桂芳失策阵亡,他的首级被挂在西岐东门,请求军令决定。”鲁雄听到后大为震惊,说:“桂芳已经去世,我师父不必前去,暂且安营。”然后询问:“前方是什么地方?”侦察兵回报:“是西岐山。”鲁雄传令:“在茂林深处安营。”并命令军政司起草文书,报告太师,但不要表明自己的情况。子牙自从斩杀了张桂芳后,注意到李姓兄弟已经到达了西岐。有一天,子牙前往相府,接到了来自报马的消息:“西岐山上有一支人马扎营。”子牙已经知道了详细情况。前一天,清福神前来报告,封神台已经建成,封神榜已经挂起,现在正准备进行封神仪式。他传令:“命南宫和武吉率领五千人马前往岐山安营,阻挡路线,不允许其他人的军队通过。”两位将领接受命令,立即带兵离开城市。一声炮响,七十里之遥,看见了岐山上的一支人马,他们被成汤领导。南宫将军部署了阵营。由于天气异常炎热,叁军站立得很难受,于是他们打开火伞以遮阳。武吉对南宫说:“我师父命令我们两人出城,在这个地方安营,离叁军有些远,而且没有树木遮挡,我担心叁军会抱怨。”一夜已经过去了。第二天,有辛甲来到了营地。丞相下令:“命人马上山岐山顶上安营。”两位将领听后,非常惊讶,因为此时天气不宜上山,再上山去就是自取灭亡。辛甲说:“我们不能违抗军令,只能照做。”两位将领指挥军队上山,但士兵们因为太热,口喘气不过,情况十分困难。此时,鲁雄的军队在茂林深处安营,看到了岐山上的人马扎营,纣军大笑。考虑到当前的天气和山上的安营,只有叁天时间,不战而亡。鲁雄只等待援军的到来,然后再交战。到了第二天,子牙带着叁千人马离开了城市,前往西岐。南宫造和武吉下山迎接上山。军队汇合在一起,共有八千人马,在山上搭起了帐篷。子牙坐下,非常炎热,如何忍受?以下的诗表明了这一情况:

太阳的火焰真的炙烤着大地,热得难以忍受:绿树和青松失去了色彩,飞鸟和奔兽都受到了灾害。凉亭上方弥漫着烟雾,水阁中间热气如火;万里乾坤只有一片火热,商旅和客人都在苦苦忍受。

子牙坐在帐篷里,命令:“武吉,后方修建一个土台,高三尺,赶紧去做。”武吉接到命令后,西岐和辛免赶紧前来,带来了许多装饰品,向子牙报告。子牙下令将这些物品移到安营地,并分发给军队。士兵们看到后都呆住了一会儿,但随后子牙命名一个个获得棉袄和斗笠,发放给他们。士兵们笑着说:“我们穿上这些,死得更快了。”子牙在晚上受到报告后,命令武吉,土台已经完成,子牙上了土台,解开头发,拔出剑,朝着东昆仑山下下拜,然后进行法术,祈求神明的庇佑,然后念表章,施放水符。只见子牙使用法术,一瞬间狂风大作,树木摇曳,灰尘飞扬,迷雾笼罩整个世界,天空倾泻,海水沸腾,山峰崩塌。战旗在铜鼓声中振奋,众将士都难以睁开双眼,一时间狂风消散,金风带走了热气,叁军正在赌博输赢。子牙继续施展玉虚玄妙的法术,使用灵符,祈求神明的庇佑。

念动玉虚玄妙诀,灵符秘授更无差;驱邪伏魅随时应,唤雨呼风似滚沙。

且说鲁雄在帐内,见狂风大作,热气全无,大喜曰:“若闻太师点兵出关,温和天气,正好杀。费仲、尤浑曰:“天子洪福齐天,故有凉风相助。”那风一发胜了,如猛虎一般,怎见得好风?有诗为证:“萧萧飒飒透深林,无影无形最骇人;旋起黄沙叁万丈,飞来黑雾百千尘。穿林倒木真无状,彻骨生寒岂易论:纵火行凶尤猛烈,江湖作浪更迷津。”

话说子牙在岐山市斗,刮叁日大风,凛凛似朔风一样。叁军叹曰:“天时不正,国家不祥,故有此异事。”过了一两个时辰,半空中飘飘荡荡,落下雪花来。纣兵怨言:“吾等单衣铁甲,怎耐凛冽严寒?”正在那里埋怨,不一时鹅毛片片,乱舞梨花,好大雪,怎见得?

潇潇,密密层层;潇潇洒洒,一似豆□(左“禾”右“皆”)灰;密密层层,犹如柳絮舞。起初时一片两片,似鹅毛风卷在空中;次後来千团万团,如梨花雨打落地下。高山堆叠,獐狐失穴怎能行;沟涧无踪,苦杀行人难进步。刹时间银世界,一会见粉砌乾坤;客子难沽酒。苍翁苦觅梅。飘飘荡荡裁蝶翅,叠叠层层道路迷;丰年祥瑞从天降,堪贺人间好事宜。

鲁雄在军中对费、尤曰:“七月秋天,降此大雪,世之罕见。”鲁雄迈年,怎禁得这等寒冷。费、尤二人亦无计可施。叁军都冻坏了。且说子牙在岐山上,军中人人穿起棉袄,带起斗笠,感丞相恩德,无不称谢。子牙问:“雪深几尺?”武吉回话:“山顶上深二尺,山脚下风旋下去,深有四五尺。”子牙复上台去,披发仗剑,口中念念有词,把空中彤云散去,遂现出红日,当空一轮火伞。刹时雪都化水,往山下一声响,水去的急,聚在山凹里,子牙见日色且明。有诗为证:“真火原来是太阳,初秋积雪化汪洋;玉虚秘授无穷妙,欲冻商兵尽丧亡。”

话说子牙见雪消水急,滚涌下山,忙发符印,又刮大风。只见阴云布合,把太阳掩了,风狂冻冽,不亚严冬。刹时间把岐山冻作一块汪洋。子牙出营,来看纣营,尽倒,命南宫、武吉二将:“带二十名刀斧手下山进纣营,把首将拿来。”二将下山,迳入营中。见叁军冻在水里,将死者且多。又见鲁雄、费仲、尤浑叁将在中军;刀斧手上前擒捉,如同囊中取物一般,把叁人捉上山来见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