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影现人多怕,怪兽威施气更欢。
金眼神莺真可羡,邪魔虎已带伤残。
私仇害去贞洁妇,终因忠良逐钓竿。
说着妲己深恨黄飞虎放金眼神莺害她,暗中等待他遇到困境,但武成王黄飞虎根本不知道她的心思。
此时,故事分为两处。接下来说,西岐的姜子牙在朝中听到边报,说纣王荒淫酒色,信任奸佞,还背叛了东海平灵王,听说太师前去征剿。后又得到报告,崇侯虎迷惑圣明,兴建土木,害害大臣,残害万民,暗通费、尤,内外勾结,操纵朝政,朋比为奸,肆意胡为,压制谏官。子牙听到情况后,勃然大怒:“如果不先铲除这贼寇,恐怕会日后带来麻烦!”次日清晨,子牙前往早朝。文王问道:“丞相,昨天你看了边报,朝歌发生了什么异事?”子牙站出来回答:“臣昨天看了边报,纣王肆意伤害比干的家人,煮汤疗治妲己的伤;崇侯虎胡作非为,扰乱朝政,横行无忌,让大臣不敢言,残害万民,暗中勾结费、尤,内外串通,控制朝政,结成党派,胡为非道,压制谏官。子牙深感如此,心头勃然大怒。他的陈述如下:‘朝歌的生民日夜难以为继,贪婪无度。臣虽愚笨,不敢奉劝。现在这等大恶,就像虎张开威势,横行四海,扶持桀为暴虐,将来也不知道会怎样收场。现在百姓犹如置身于水火之中。大王以仁义普及天下,如果按照臣愚的看法,应该先铲除这些乱臣贼子,剪除那些搞乱朝政的人。这样天子的身边就不会再有谗言佞臣,或许天子能悔过改过,主公也不虚假天子授予的节钺之职。’”文王说:“卿的话虽然有理,但孤与崇侯虎同样的爵位,岂有私自征伐之理?”子牙说:“天下的疾苦,要允许众人直言无隐。何况大王受了天子的白旄黄钺,有权征伐,本是为了禁止暴虐,铲除奸邪。如崇侯虎这样的权臣,祸乱国家,内外勾结,横行残虐,用虚假掩盖真相,屠戮忠良,为国家制造巨大的祸害。现在大王发扬仁慈之心,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天子改弦更张,追随尧、舜的楷模,那么大王此举将功成名就,万世流芳。’”文王听了子牙的话,感到十分满意,便说:“丞相,你率领军队,谁为主帅前去征讨崇侯虎?”子牙回答:“臣愿与大王一同分忧,充当犬马,以身体力行。”文王担心子牙负担太重,于是在内心思量:“我去或许还要考虑一下。”文王说:“我与丞相同去。只怕还有变故,我们可以共同商议。”子牙说:“大王亲自前往,天下的人必会支持。”
文王发动白旄、黄钺,调集了十万人马,选择了吉日祭祀宝纛幡,安排南宫适为先锋,辛甲为副将,随行有四贤八俊。文王与子牙放起炮,兴师动众。一路上百姓老幼都纷纷
相迎,鸡犬都不惊慌。百姓一听到要讨伐崇侯虎,个个都非常欢喜,个个欢跃。好个兵马!怎么能够表现出:
军旗分五色,战意弥漫于天际。闪闪发光的剑戟枪刀,耀眼的叉锤斧棒。三军腾跃,仿佛猛虎跃下高山;战马嘶鸣,犹如巨龙腾飞离海岛。在营地巡逻的小校像狼群一样欢腾,哨兵儿郎威风凛凛。先锋开路,遇到山脉开辟道路架桥搭桥;中军帅旗下,杀敌留俘设命令。牌手们守卫军粮,硬弩强弓射击阵地。这一去:清除奸佞,铲除党羽,安抚天下,正是离磻溪的首功。
接下来,说道子牙的军队经过府、州、县、镇,老少百姓皆抒发快乐心情,鸡犬不惊,一路上有多少父老前来迎接。有一天,斥候来报,中军:“敌军已到达崇城。”子牙下令安营扎寨,插上旗门,建立了庞大的军寨。子牙进入帐篷,众将前来参拜。
且说探马传来消息,说崇城中没有崇侯,他正在朝歌随同皇帝。城内的是崇侯虎之子崇应彪,一听到消息大怒,急忙升殿点集将士,擂鼓响号。众将在银安殿上参拜毕,崇应彪说:“姬昌放肆妄行,不守本分。前年逃出关境,圣上多次想要兴兵讨伐他,他却毫不悔改,反而组织这支无名军队,真是可恨之极!况且我和你各自守护疆土,秋毫无犯,现在却自己送死,我怎么可能轻易宽恕?”他传令:“调集人马,准备出城作战。”同时命令大将黄元济、陈继贞、梅德、金成:“这一次务必擒获叛乱者,解送到朝歌,让正义得以伸张。”
子牙次日进帐,首先命令南宫适出击崇城。南宫适得命,率领本部人马出营,排成战阵,高声喊道:“叛逆崇侯虎,快来军前自缢!”话音未落,城中响起炮声,城门洞开,一支军队杀出来。领头的正是飞虎大将黄元济。南宫适说:“黄元济,你不用前来,让崇侯虎亲自出来认罪,除掉叛贼,以平民愤。”黄元济大怒,急马摇动刀,飞驰而来。南宫适举刀迎击。两人马上相互缠斗,力量交加,展开了一场大战。怎么能够描述:
两位将领坐鞍振衣,征云透过九霄。其中一人迅速抽出壶中箭,另一个紧急按下紫金标志。一个将刀欲诛军中将领,另一个将刀直捣英勇。一个平日胆气雄壮,为安宇宙;另一个气势昂扬,压倒群雄。
南宫适与黄元济大战,还不到三十回合,黄元济已经无法抵挡,力量支撑不住。南宫适是西岐的名将,黄元济怎么可能胜过他?黄元济欲要逃走,却被南宫适一刀裹住,挣脱不出,很快被南将军一刀击倒。军士迅速斩下他的首级,掌握胜利的鼓声回到营地,进入帐篷向子牙报告,将黄元济的首级献上。子牙非常高兴。
与此同时,崇城失败的残余军马返回,向崇应彪报告说:“黄元济已被南宫适斩于马下,他的首级挂在营门上。”崇应彪听后,拍案大声叫喊:“好姬昌这个叛逆!他如今已经反叛了皇帝,又杀害朝廷命令的官员,罪行如同泰山,如果不斩除这个叛逆和黄元济,发誓决不回师!”他传令:“明日将全军出城,与姬昌决一雌雄!”经过一夜,次日,太阳东升,三声巨炮响起,城门敞开,大批人马冲向周营,就坐在名义上等待姬昌、姜尚前来应战的辕门答话。探马传来消息说:“崇应彪发表了不逊的言论,请丞相决定作战计划。”于是子牙请文王亲自前往阵前,于崇城会合军队。文王骑马而来,四贤保护着他,八俊随军。在周营内,炮声响彻,旗帜飘扬。崇应彪在对阵的辕门开口处,突然见到一人,神情威严地骑马而来,两边站立着众将,一对对成列,宛如雁翅展开。崇应彪睁大眼睛看去,只见——《西江月》中有云:
鱼尾金冠,鹤氅飘摇;丝绦双结,乾坤安宅。手握宝剑,英气凌云;身披仙衣,风采高壮。来自元始玉虚门下,通晓地理天文。银须白发,气宇不凡,犹如仙人临战。
子牙马到阵前,说道:“崇城的守将请出来见我。”只听阵上一骑飞驰而来。怎么能够描绘崇应彪的外貌:
盘头冠,飞凤结;大红袍,猩猩血。黄金铠甲套连环,护心宝镜悬明月。腰束羊脂白玉镶,九吞八扎真奇绝。金妆锏挂马鞍旁,虎尾钢鞭悬竹节。袋内弓弯三尺五,囊中箭插宾州铁。坐下走阵冲营马,丈八蛇矛神鬼怯。他是朝廷一位宠臣的儿子,现在镇守崇城,确实是位英勇的将领。
崇应彪骑马前来,见子牙后,问道:“你是何等身份,竟敢侵犯我的领土!”子牙回答:“我乃文王麾下的首相姜子牙。你父子行恶如深渊,积毒如高山,贪婪民财如饿虎,伤害人民残忍如豺狼,蒙蔽天子,失忠诚之心,破坏忠良,进行残暴的行径。在天下众生中,即便是三尺童子,都恨不能啖食你父子的肉!今天文王发动仁义之师,要消灭崇地上的残暴,铲除邪恶党羽,平息人神之怨,不负天子赋予的节钺之意,得到专权征伐的授权。”应彪听闻此言,大声责骂姜尚:“你不过是磻溪的一个无用的老朽,竟敢夸口!”然后他看向左右,说道:“谁能为我擒拿这个叛贼?”话刚说完,就有一位将领策马出阵。文王在马上大声喊道:“崇应彪,休要妄为凶暴,我已经来了!”应彪又见文王马到,怒气满怀,指着文王大声骂道:“姬昌,你竟然不思悔过自新,行仁义之事,反而来侵犯我的领土!”文王说:“你父子罪孽累累,我无需多言。只要你早早下马,解送到西岐,立坛祭告天地,消除你父子的恶行,不必牵连崇城的良善百姓。”应彪大声叫道:“谁来擒拿这个叛贼?”于是一位将领应声而出,他就是陈继贞。与此同时,辛甲骑马摇动斧子,大声叫道:“陈继贞,你慢慢来!不要冲撞我的阵脚!”两匹马相交,枪和斧交织,战斗在一起。两位将领挥舞马鞭,挥动兵器,战斗已经进行了二十多个回合。应彪见陈继贞与辛甲战斗不分胜负,便命令金成和梅德前去助阵。子牙见有援军来,就命令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吕公望、辛免、南宫适六位将领齐出,冲锋而上,掀起一片战火。应彪见敌势强大,自己又陷入重围,战局惨烈,混乱不堪,喊声不断,鼓角齐鸣。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早有吕公望一枪刺倒了梅德,辛免用斧子击倒了金成。崇军溃败,退回城内。子牙发出鸣金的信号,众将掌握着胜利的鼓声返回营地。接下来的情节不再表述。
故事继续,崇应彪兵败将亡,退回城内,四门紧闭。他在殿上与众将商议撤退的计划。众将见西岐士马勇猛,势不可当,无策可施,心中十分无奈。与此同时,子牙获胜回营,想要发出攻城的命令。然而,文王说道:“崇家父子的罪行,与百姓无关。现在丞相想要攻打城池,但恐怕城池破坏,百姓遭受灾祸。我们此来,是为了拯救人民,怎么可以以不仁之行回应?务必要斟酌考虑!”子牙见文王注重仁义,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心中思忖:主公的品德与尧、舜相似,但如何夺取崇城呢?于是他暗中写了一封信,让南宫适前往曹州见崇黑虎,希望通过谈判获得崇城。他让南宫适带着这封信前去,然后前往曹州。子牙暂时不发动军队,只等待回信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