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陈大人迎了出来,请苏瑶入内。进得正厅,苏瑶盈盈下拜,未语泪先流:“陈大人,求您救救边疆将士!” 言罢,双手呈上王柏的信件。陈大人接过信件,展开细读,脸色愈发阴沉,眼中怒火燃烧:“岂有此理!这些奸臣,竟敢为一己私欲,置国家安危、将士生死于不顾,实在是罪大恶极!”
苏瑶哽咽着哭诉道:“大人,您看看这信中的描述,前线的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为的是保我大乾的疆土,护百姓的安宁。如今他们却缺衣少食,弹药全无,许多人伤病缠身,却仍咬牙坚持。若再得不到援助,蛮夷必将长驱直入,京城亦难幸免啊!大人,您素有忠义之名,求您想想办法,救救他们吧!” 她言辞悲切,声声泪,字字情,仿佛将边疆的惨烈战况与将士们的绝望处境都鲜活地呈现在陈大人眼前。
陈大人深受触动,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沉思良久:“苏瑶姑娘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以免打草惊蛇。我需先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共同商讨对策。”
苏瑶感激涕零:“多谢大人!大人之恩,边疆将士铭记于心。只要能解前线之危,苏瑶愿做任何事。”
从陈大人府邸出来,苏瑶马不停蹄,又奔赴大理寺卿赵大人府上。赵大人掌管刑狱,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在朝中颇有威望。苏瑶故技重施,求见、哭诉、呈信,一番操作下来,赵大人亦是义愤填膺:“这些奸臣,实在可恶!苏瑶姑娘,你放心,老夫这就着手调查物资截留一事,定要还将士们一个公道!”
接下来的几日里,苏瑶凭借父亲的人脉与自己的聪慧,周旋于各府之间,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为了心中的目标穿梭忙碌。她不辞辛劳,一家家拜访,一次次哭诉,每到一处,她都将前线的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让那些正直大臣们感同身受,纷纷动容。
在苏瑶的努力下,朝中渐渐凝聚起一股正义的力量。正直大臣们开始暗中联络,互通消息,谋划如何在朝堂上揭露奸臣罪行,追回被截留物资。他们深知,此刻虽面临重重困难,但关乎大乾存亡,不容退缩。
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皇帝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群臣。御史大夫陈大人出列,手持奏折,声音洪亮:“陛下,臣有本奏。近日闻得边疆战事吃紧,然物资却供应不上,臣派人暗中调查,发现竟是有奸臣截留军饷物资,致使前线将士陷入绝境。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奸臣们脸色骤变,却佯装镇定,纷纷出言反驳。一时间,朝堂上唇枪舌剑,争吵不休。
苏瑶此时站在殿外,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结果。她知道,这是关键一战,关乎前线生死,关乎大乾未来。她默默祈祷,希望正义能够伸张,希望边疆将士们能早日得到救援。
皇帝眉头紧锁,听着群臣争论,心中怒火渐起。他虽久居深宫,却也深知边疆重要,此刻听闻竟有奸臣作祟,危及社稷,如何能忍?“都住口!” 皇帝一声怒喝,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此事朕定会彻查到底,若真有奸臣,绝不姑息!”
随着皇帝旨意下达,调查迅速展开。苏瑶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艰难险阻,但至少,希望的曙光已然穿透阴霾,洒在了边疆与京城之间的道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