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东瀛的捷报传来。
如今太桑国内部发生了分裂。东瀛太桑国内部分成两股政治势力。以大难雄夫为首的少壮派和以德春幕府为核心的元老派,多年来明争暗斗互不相让。这两派势力,也叫作保王派和幕府派。
德春幕府多年来贪污腐化,导致国库空虚,国家贫困,民怨沸腾。为了转移内部压力,选择跟雪国结盟,打算肢解唐国,获得政治支持和地缘经济利益。
德春幕府养不活众多武士,只好解聘两万多底层武士,导致武士阶层的怨声载道。他们已经习惯武士的生活,除了打打杀杀,不会干别的营生。大难雄夫得到唐国的经济支持,于是收买底层武士中的精干分子,加紧训练,培养嫡系力量。
德春幕府又没收寺庙田产,下令僧侣道士们还俗。这导致修真界炸开了锅。大难雄夫私下结合神道盟,扶持菊斋皇族。
最后的机会终于来临。圆月之夜。血红的月亮照耀在本能寺的上空。德春幕府要造访本能寺。
大难雄夫得到消息后,只带八个“影武者”,参加本能寺御前会议。他们行动快速,杀人干净利落,像影子一样来无踪,去无影,是武者中的至强者。
彻夜混战。座头市盲人武士立功甚大。大难雄夫带着八个影武者,全歼德春幕府的五百护卫。八个影武者仅死三个,还剩下五个。结果是大难雄夫率领的保王派,取得胜利,沉重打击德春幕府。
德春幕府在本能寺被大难雄夫成功狙杀。横行东瀛两百四十年的德春幕府一朝垮台。常言道玩火必然自焚。大难雄夫终于为父母报了血仇。
幕府垮台后,菊斋大梦立即在王宫官邸,召开长老会议,任命大难雄夫,为新的幕府大将军。大难雄夫掌握权力后,全力逮捕并处死德春幕府的骨干分子和残余势力。
有大难雄夫坐镇东瀛,太桑的敌对势力无法壮大,将会变成友邦。不久,大难雄夫奉天尊谕旨,带着使节团,跟大唐结为盟友。
他们在厚黑神庙歃血为盟,唐国和扶桑国,结为战略同盟。
结义兄弟把酒言欢,回首既往,畅想未来。天下大势尽在你我掌握之中。
最近十年间,多少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纷纷战死。魔界大陆各国各域的权杖和帝位纷纷易主。尘世代谢,诸神黄昏。
作为元首,都是日理万机,时寸非常紧迫。大难雄夫担心国内有变,未敢久留,外交出访完毕,便乘坐东海雷鸟,匆匆忙忙回到太桑国。
燕太祖慕容宝生下慕容安、慕容禄与慕容山三个兄弟。慕容安当了燕国大单于后,迫害曾经与他争位的兄弟慕容山。慕容禄也受到猜忌,但他韬光养晦,苟全性命。
慕容山在兵祸中差点被杀死,被迫逃亡到唐国,替唐室卖命,成为捉生将。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成为李林甫的亲信,被提拔为范阳节度使。其手下有不少番兵,都是燕国狼骑。
慕容山初见李林甫时,仗着皇帝宠信,神色倨傲。李林甫不动声色,当着他的面,召见王鉷。当时,王鉷与慕容山,都是御史大夫,权势仅次于李林甫,但在李林甫面前却卑词趋拜,态度恭谨。
慕容山被李林甫的威严所慑服,态度也逐渐恭谨。他平时飞扬跋扈,对朝中公卿多有侮慢,却唯独忌惮李林甫。
李林甫每次与慕容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让慕容山惊惧不已,即使数九寒冬,也会惶恐得汗流浃背,不敢有丝毫隐瞒。
慕容山返回范阳后,每次刘骆谷从长安回来,他都会问:“十郎说了些甚麽?”听到美言则心中欢喜。
假使李林甫指示说:“告诉慕容大夫,让他老实一点!”慕容山便会拍着床榻,忧愁惧怕地道:“哎呀,我死定了!”
武宗刚刚上朝,就接到边关急报。高车狼族数万大军,在“黄毛狼王”元烈夫的率领下,前来犯边。
就在轩辕勃准备御驾亲征之时,边关传来捷报,契族猛将史思明与史朝义,带领大唐八千人马奇袭高车族营帐,大破敌军,斩首三千,俘虏两千人。俘虏中还有高车族的王室贵族。
轩辕勃大喜,决定召见史思明父子,并给与赏赐。
史思明,原名叫阿史那·崒干,虽是契族金毛狼人,却效忠大唐,多次立下战功。这番又送来数十个高车族王室俘虏向朝廷邀赏。轩辕勃对名将史思明早有耳闻,也想见见这位骁勇善战的狼族捉生将。他的儿子史朝义,如今也成为军中虎将。史朝义号称至孝,当年与皇帝同在武陵学院修学,虽然有些不快,但都已成为过去。
轩辕勃于是在黑石宫,召见史思明父子,赐以美酒,并与之亲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大为称赞。
史思明讲述慕容禄的为人和性格。他少年时与慕容禄一起在柳城长大。两人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君臣相谈甚欢,又喝几杯白狼酒。轩辕勃就问他多大年龄。
史思明叹息回答:“末将今年已是四十六岁。”
轩辕勃拍着他的背,鼓励道:“如今边境不宁,狼族八部得寸进尺,朝廷正是用人之时。只要你们父子,好好努力,日后必有封侯之日。”
史思明信誓旦旦,“只要有末将,跟慕容山镇守范阳,狼族过不了燕山。”
轩辕勃让太监传杨美人进殿,献舞歌唱,为诸位将军们助酒兴。
杨贵妃穿着一身大红曳地撒花凤尾裙,睡眼惺忪地来到大殿。身后跟着六个穿绿白长裙的舞伎。
当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