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表面上比较轻松,但实际上他在酝酿着更大的计划。他写了一封信给了乾隆以后,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身处京城的祝建海和帅承瀛两人面临的形势是相当地严峻。尽管祝建海已隐藏在了幕后,但是乾隆还是派出了銮衣卫一直在寻找他。
乾隆觉得他是王干的人。如果能抓得住他,未必不是一个筹码。对帅承瀛,乾隆倒是没怎么在意,他跟王干的关系无非就是表兄弟的关系。但帅承瀛表现出的对清廷的忠心,乾隆还是比较满意的。
相比较而言,刘墉反倒是不怎么招乾隆喜欢,嘉庆更是冷落了他。因为他的孙女嫁给了山寨的肖伟,而那肖伟现在却是叛军独当一面的一位大将。
乾隆召集了诸王大臣,和嘉庆帝一起研究王干提出来的条款。许多的王公大臣都叫嚣着同王干决一死战。
而嘉庆帝也偏向于打一仗,他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关外。而这次回去,可能一时半会儿再也回不来了。而王干给出的条件,却是要他们去澳洲或者南洋,而且要求满人信奉道教。
这一商量,便是三天,只是最终也没有商量出个结果来。当最后只剩下乾隆和嘉庆两人的时候,乾隆对嘉庆说道:“我们必须同意王干提出的所有条件,保住我们的薪火,让我们的族人能够完好无损的退回关外。”
“即使真得被发配去了异国他乡,只要这人还在,一切都好说。不然你惹怒了王干,他真的来个斩尽杀绝,恐怕我们满人就剩不下几个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最终定下来。又派人去跟王干沟通满人财富方面的事,王刚最终做了让步。他答应他们出关可以带走一百万两白银,再加每个人五两的生活费,不能再多了。就古玩字画一类的东西,特别是元朝以前的东西,不得带走一点。
至于明朝和清朝的皇宫,保持原样不变。乾隆最终答应,在嘉庆四年的三月份儿之前撤离京城。而十天以后。王干会派出军队去逐渐地接收直隶各州县的地盘。
进一步确定了细节之后,乾隆便和嘉庆一起在这合约上签了字,王干也签了字。
最终的决定,满族的最后出路是去澳洲。也允许一部分满人留在本土,但必须是平民百姓,而且不超过10万人。
还有一件事,王干没有说,那便是他将来会实行国民分级制度。人是有三六九等的,享受的权利不同,应尽的义务也不同。
满人只能作为三等或二等公民。那么留在国内的满人,其地位肯定不会很高,生活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奢靡。
协议的签订后,京城的满族人开始着手准备搬迁。祝建海此时的任务就是看住那些国宝,不能让清廷偷偷的带走。
他把手下都撒了出去,严密监视有些名望和地位的满人,防止他们偷偷转移财产和留下人做卧底。
随着韩丽萍他们到达了天津以后,天津变热闹了起来。王朝霞其实早就已经来到了天津,但是因为王方玉他们回山寨去接人,她这里没有了什么人做伴,一个人显得孤独了许多。她似乎跟王干也疏远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