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伽罗想了一下,看向李长青问道:“长青仙师,我儿杨广真如李世民所言,昏庸无道?”
杨坚也是看向李长青等待着他的回应。
李长青看着杨坚夫妇,“后世对于杨广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若从执政而论,杨广确实昏君。若从文治武功而论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杨广功不可没!”
他看向杨坚笑道:“后世皆认是你完成统一了自东西晋、南北朝以及十六国那个中原混乱黑暗的时代,实则呢?”
杨坚欣慰的笑笑:“仙师所言非虚,开皇八年十月,我命广儿为尚书令帅五十万大军攻陈,次年一月陈灭亡。”
“广儿成功结束自魏晋以来中原大地三百年左右的分裂混乱。”
李长青点点头:“也就是说,实际上隋的统一是由杨广完成了最后的大一统。”
他目光看向独孤伽罗说道:“杨广登基后,出兵攻灭吐谷浑。让华夏大地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炎黄版图。”
“他开创科举制,此举对后世的影响无与伦比!“”
“因为单单一个科举制,已经撕开了自汉以来华夏数百年门阀政治的裂口,给了底层士人晋身机会,极大的避免贵族集团垄断朝政的严重现象。”
李长青停顿一下,看着杨坚夫妇叹道:“正所谓罪在当代可功在千秋,此话用在杨广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那就是他消耗半数国力开凿的大运河!”
“一个大运河,虽当朝劳民伤财,可对于后世各朝的影响绝对毋庸置疑。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连接了长江黄河,自此之后基本杜绝了华夏南北分裂的格局。”
“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沿线城市如扬州、杭州等地发展。”
杨坚和独孤伽罗瞬间欣慰了,夫妻二人目光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神情平静且淡然。
这时,李长青目光看向李世民继续说道:“其实从正面而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因为隋朝的败落不仅仅在于开运河,也不仅仅在于杨广骄奢淫逸,最大的原因恰恰是杨广的雄才大略。”
李长青停顿一下,对李世民笑着问道:“二哥,你认为高句丽对中原威胁大不大?”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的回道:“大,很大。”
“所以咱下一战就是收服高句丽,归属于大唐臣国。”
李长青笑着点点头,看向杨坚夫妇说道:“正如我二哥所言,前世的大唐从我二哥到继任之君李治,都在攻打高句丽。原因是何?”
“我二哥在青史上对征伐高句丽留下一句载入史册的话语,原文是‘辽东旧华夏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
李长青看着众人说道:“没有平定高句丽,就不算彻底统一天下。所以平定高句丽也就是志在统一天下的君主必须要去做的事。”
“正是这个动机的趋势下,杨广几次发兵远征高丽。因为是远征,所以会劳民伤财而且非常的耗国力、费钱粮。”
“所以隋朝的老百姓受不了纷纷起兵反抗,最终天下大乱。”
李长青看向杨坚夫妇继续说道:“所以杨坚绝对不是一无是处,论文治武功,他是雄才大略的实干家。平定陈朝,统一天下;修建东都,迁都洛阳;建大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疆扩土,平吐谷浑;通丝绸路,突厥分裂;开创科举,重视教育。”
“杨广的诗文也是一绝,被后世历代大家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