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哥打造出一个铁骨铮铮的大明王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朱允炆能否做出来?”
“我三哥执政大明期间,一生亲征五次漠北,打的残云望风而逃。他执政期间的大明,军事第一、经济第一、火器第一、海上实力第一,创造了数个第一,你摸着心窝回答我,你们 辅佐朱允炆能否做出来?”
方孝孺死死咬着嘴唇,最后问道:“燕王在后世可是明君?”
李长青回道:“不仅是明君,还是史上四百多位皇帝中,排名前三档的千古明君!”
方孝孺低头不语。
这时,黄子澄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李长青惊呼道:“先生来自后世,那么意味着我们败给了燕王?可我们此时还没有败,我们准备派人与燕王讲和划江而治,燕王一定...”
他不敢说了。
因为朱元璋双眸像两把利剑一样盯着黄子澄。
李长青朝着朱元璋耸耸肩:“老朱,你瞧,这是多么稀奇的物种!”
朱元璋都懒得回应了。
李长青看着他笑道:“老朱,其实我三哥靖难起兵的过程并不顺利,他所以能四年坐上那个位置,全靠朱允炆同学与他麾下的这三位衬托。”
“老朱你想想,我三哥毕竟以藩王之力对抗你留给朱允炆的整个大明朝廷班底,数倍于我三哥的兵马和各种资源在那儿摆着呢。”
“只是我三哥的军事才能顶级,他绝对对得起大明战神的称号。因为我三哥发现像开始那种攻城掠池一个一个城池攻陷的打法根本不成,他拼了老命也没拿下城池,于是立刻转变思路。”
“直接带兵去围了朱允炆的皇宫。”
李长青看向黄子澄笑不停的说道:“咱们这位老黄先前说了,我三哥率军围了应天府,他们很是惊慌,该怎么办?在线等,很着急。”
“于是乎,老黄给出建议,主动求和!”
“他亲自寻找老朱家的亲戚,这些人以宗亲、直系的身份去和我三哥谈判、打感情牌,无非就是说到底不管谁坐那个位置,不都是咱老朱家的人吗?”
“一家人不打一家人,老四你别打了回你的燕京去吧,我们保证朱允炆往后不追究。”
嬴政都笑不停了。
李长青看着朱元璋乐道:“老朱,你说是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求和吧?而是赶快转着手应对。”
“我三哥是有脑子的人,他会在这个时候同意求和?”
“靖难四年,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可算是打到应天府老巢了,成与不成就看这一哆嗦了,这时候你让我三哥回头?这时候你朱允炆搞求和?你朱允炆智商不够你也别侮辱我三哥呐。”
“唔唔唔...”
就在这时,朱允炆嘟囔着嘴流着泪想要说点什么。
朱元璋挥手撤掉朱允炆的‘闭嘴’封印。
“皇爷爷,孙儿愿意退位让贤,发布昭文,德才不配,罪责累累,去当和尚,终身诵经,请求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