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散去,唯余我孤身一人缓缓走入内室。抬眼望去,墙上悬挂着一幅由我凭借后世记忆精心绘制的世界地图。凝视着这幅地图,思绪飘飞,想到当下的大汉江山,再忆及郭嘉等人的言语,一个宏伟的扩张计划悄然在脑海中闪现。
我转身面向大殿外,高声言道:“腾伯!”
不多时,曹腾稳步走进大殿,恭敬道:“皇上,不知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让内阁拟旨。命袁家向西向北全力推进,务必荡平草原。对于收复的地区,工部要迅速组织人力建造城池,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繁荣的城镇。对于那些牧民,可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安置。一方面,可引导他们迁移到城内,成为大汉工厂的职工或是小商贩等;其余人等则组织起来,集中牧羊牧马。至于报酬,以粮食等生活物资或是大汉五铢钱的方式给予。同时,大力鼓励他们与汉族婚配,其子女可纳入大汉书院免费读书,并可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入仕为官。” 言罢,却见曹腾伫立原地,并未挪动脚步。我不免心生疑惑,问道:“腾伯,为何不去传旨?”
“老奴斗胆进言。若是如此,那些草原上的蛮人岂不是会成为我大汉的官吏和子民?还望皇上三思啊!”
我望向曹腾,心中明白,在如今这个时代,大汉之人普遍看不起草原游牧民族。况且,若真如此安排,这些来自草原的官吏也未必会被汉族大臣所接受。于是,我再度言道:“另,告知内阁,按照草原地区规划,为官者以本地区异地安置。”
曹腾听后,缓缓退下。看来,这个时代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时之间确实难以撼动。我正陷入沉思之中,殿外曹安前来传禀,言道御史大夫王允求见。这着实让我有些诧异,此时内阁正为一系列外扩事宜做着精心谋划,加之部分殿臣也在为自家子侄打听外扩的机会和政策。毕竟,若不是长子和家族继承人,恐怕一生也只是个平凡的打工人,难免有些不甘之辈,渴望为了证明自己,一展心中抱负。所以,此时的内阁格外热闹。而作为内阁成员的王允此时求见,难道是有什么急事不成?
“宣他进来!”
不多时,王允怒气冲冲地走进大殿。一番见礼后,他愤懑道:“皇上,甘宁负责守卫黄河沿岸,护卫京师安全,怎奈他不思报效皇恩,竟然不时虐杀士卒。此前御史已是时有上报,臣知皇上十分看重甘宁,故而将此事压了下来。哪知近来他竟然越来越不知好歹,虐杀行为愈加严重。这是御史上报的弹劾奏章,还请皇上阅览。”
我接过曹安传来的奏章,一条条虐杀士卒的事件映入眼帘,心中怒气顿时升腾而起。历史上的甘宁确实有虐杀的过往,可没想到这位名将竟然如此嗜杀成性。
“传朕旨意,着人彻查此事。若甘宁真有虐杀士卒之罪,定当严惩不贷。但在查明真相之前,不可妄动。” 我果断地下令。
王允领命退下后,我心中依旧难以平静。扩张计划刚刚起步,朝中却又出现这等事端,实在令人头疼。我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皇宫外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大汉江山,历经风雨,如今正是大展宏图之际。然而,内部的问题却也不断涌现。我深知,要想实现真正的强大,不仅要对外扩张,更要整顿内部,确保朝廷的稳定和公正。
\"腾伯,宣甘宁进宫。”
曹腾领命退下。
一个时辰后,待有人进殿通报,一个魁梧汉子阔步而入。此时已入深秋,天气寒凉,而他却仅着薄衣单褂,满面红光,身上肌肉鼓胀如丘,仿佛时刻要爆发一般。此人进到殿内,纳头便拜,道:“主公,哦不,皇上,您终于想起臣了。” 言罢,竟泪流满面,似有无限苦楚。
朕言道:“朕的甘大将军,为京师守卫黄河沿线,统领十万大军。怎如今却如受委屈的娃娃一般?平身吧!”
甘宁自知失态,赶忙擦干眼泪,起身道:“皇上,臣甘宁乃战场屠夫,自跟随皇上以来,未打过几场仗。几年前,那袁绍不知死活派人前来,让臣过了几把瘾,此后便再无战事,臣心中着实憋屈。”
“住口,你这甘兴霸。朕当日见你一身本领,是个将才,让你守卫京师外围,震慑宵小。岂料你竟虐待士卒,你可知罪?” 朕怒火中烧,双眼怒视殿下站着的甘宁。
“臣,臣……” 甘宁一时语塞。
“你真是让朕大失所望。你可知,手下士卒乃是大汉基石,若无他们拼杀舍命,何来大汉今日?你心性好杀,朕平日也有所耳闻,一些小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岂知你竟将军中御史虐待致死,你可知罪?”
“臣知罪,臣有负皇上厚望。” 甘宁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被皇上知晓,赶忙跪倒。
朕长叹一声,走到殿下,道:“想当初,大汉风雨飘摇,奸臣当道。幸得祖宗庇佑,朕寻游天下,找寻英才。而你便是朕当日最早看中的将才之一。本以为以你之才守卫京师,能让你与母亲享受太平盛世。岂料你这杀才因无战事,丧心病狂地虐待手下士卒,实在让朕失望至极。”
“臣知错了,臣愿以死谢罪!” 说着,甘宁如捣蒜般磕头,顷刻间,额头已是鲜血淋漓。“臣只求皇上让臣回去辞别母亲,臣便去兵部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