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边境袁绍(1 / 2)

袁绍看到众人低头不语,言道:“我等也不要灰心丧气,想我冀州军也不是酒囊饭袋之辈,有诸位在,想必对付蛮夷还是绰绰有余的。以朝廷目前的情况,是要我等守卫现有疆土,继而向外扩张。”

“扩张?”袁谭道:“父亲,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那么就是说朝廷无意将我袁家灭杀,而是培养使用,成为朝廷对外的一把利器。这对我袁家也可算是一件好事。”

沮授赶忙上前道:“大公子英明,主公,从这方面看,到时我冀州军的机会,我军可以趁此做大。”

袁绍想到当今天子,摇头道:“京师那位哪里是那么容易让我等做大的,如若真如你等所说,曹阿瞒就不会被调往冀州,如今的冀州郡县已经被朝廷的官吏掌控,稍有抵抗,便被曹操那厮杀了个干干净净。”

“是啊,”郭图走上前,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军中士卒因为军粮的改变,军心颇为倾向朝廷。还请主公提防啊!”

“不错,若是如此下去,主公辛苦招揽的士卒,可能会在以后时机成熟便被朝廷收拢入麾下。主公辛苦一番后,恐怕成为为他人做嫁衣。”审配说道。

“没想到朝廷竟然会提供如此好的军粮供应。事到如今,难道让我等再改为原来的麸皮掺杂粮食的粥吗?”袁绍无奈的说道。

许攸上前道:\"主公,我等自然不可改回原来的军粮,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若是真如此,军心恐怕要大乱,这也是朝廷想要看到的,这是当今天子的阳谋,我等可谓是防不胜防啊。”

袁尚道:“现在暂且不用考虑如此,我等既然已经来到边境,便要对决乌恒和匈奴,即便要对我等不利,也要等到对战乌恒和匈奴之后,至于时间不是我等所掌控的吗?”

众人听后,皆是深以为然。

袁绍道:“我等不可本末倒置,如今对决乌恒和匈奴,我等还需要整顿兵马,接受朝廷送来的武器和粮草,待哨探送来消息后,我等再做打算。另外,如若真如朝廷所言,对外扩张,冀州军便会继续得到朝廷的供给,这个时间可能就会很长,我袁家就如先期允诺那样,只要忠心于朝廷,便会被放过。不过,如今静心来看,当今天子小小年纪以一人之力就将大汉将倾之势扭转,可能是大汉祖宗保佑,大汉气数未尽吧。”

辛评道:“既然主公主意已定,我等便齐心协力对外便是。当前,冀州 已被朝廷掌控,但如今看来,朝廷只是以势压迫我冀州军北上,并无其他动作,既然朝廷目前无明确旨意,我等当前还是以整顿兵马为前提条件才是。”

袁绍听后,颇为认同,对列在下方的将官道:“此次,朝廷派我等前来剿灭乌恒和匈奴,目前还未得知朝廷旨意,我军新到,就由众将官统领手下军士休整备战。”

众人皆是领命而去。

在庄严巍峨的皇宫之中,终于完成了一天堆积如山的奏折的批复,我缓缓地伸了伸有些僵硬的懒腰,而后将目光投向坐在下方两侧的刘虞、盛宪以及吴硕,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如今袁绍已然到达冀州边境,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为防止其心生消极怠工之念,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应对?”

几人也是刚刚结束繁忙的政务,听到这话后,纷纷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开始认真地思考着刚才我所说的话语。他们皱着眉头,脑海中飞速地运转着,试图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当前的局势,找寻出一个合适的应对之法,一时间,大殿内陷入了一片安静,只有众人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的轻微咳嗽声在空气中回荡。

吴硕率先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使者前往冀州,传达陛下的旨意和期望,对袁绍加以勉励和督促,使其不敢有丝毫懈怠。”

盛宪紧接着说:“陛下,或可给予袁绍一定的奖励承诺,若他能积极进取,取得成果,便予以丰厚赏赐,以此激发他的斗志。”

刘虞则沉思片刻后道:“陛下,不妨增派一些得力之人前往冀州协助袁绍,既能显示朝廷对他的重视,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我听后,微微点头,又轻轻摇头,说:“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袁绍此人野心勃勃,亦不可不防。使者派遣倒可行,只是这奖励承诺和增派人手还需再斟酌一番。”众人皆点头称是。我挥手道,“罢了,今日之事已了,诸位早些下旨吧!”我看向曹腾,道:“腾伯,命人将今日已经批复的奏折转给内阁,也好早些分发下去。”

刘虞三人领命退出,曹腾则招来身边的曹安,让其将奏折抱到内阁处。

我紧闭双眼,向后仰去,道:“腾伯,以后你就不用陪着了,年龄大了,身体吃不消的,以后早点休息。以前我等要为性命而忧,如今宫中没了这些事情,你也不用担忧太多。”

“皇上,老奴看着如今大汉一点点好起来,老奴高兴,要是董太后能够活着就好了。”曹腾说完,擦拭着眼泪。

我看到后,也是心里凄然,道:“祖母的陵寝修缮的如何了,一忙起来了,就忘了这些事情,你帮朕看着点。”

“自然,皇上放心,老奴会盯着点的。”

我点头道:“好了,回后宫休息去。朕也是困倦了。”

“诺!”曹腾领命便要,众人摆驾回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