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将领和军师皆是称是。
陈宫道:“主公能有此等见识,真乃是当世英雄也。”
“主公分析当前形势,确实是一针见血,将敌我双方言明清楚,但我军却又一个劣势,还请主公明了。”庞德言道。
“何时,还请士元教我。”我言道。
“主公,青州、兖州虽然百姓回归土地,但多年的中原混战,加之黄巾祸乱,百姓大都逃往冀州,故而两郡百姓稀疏,粮食产量虽然有所提告,但仍然不能供给本郡大军,故而,还要靠朝廷的拨付,此次大战,我军只能速战速决,不可拖延。”庞德言毕,退回座位。
“既如此,那么袁绍既然没有采纳谋士沮授提出的竭力反对出兵的计策,那么想必其若是劝袁绍对内深耕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结交豪杰,训练兵马,大兴屯田,储备粮草;对外时不时派精锐部队去袭扰朝廷军队,与我军对耗,拖死我军的计谋,袁绍也不会采纳。”陈宫道。
“二位所言极是,这倒是我所没有料想到的。既如此,各位可有良策?”我看向在座各位。
郭嘉拱手道:“朝廷已经派驻大军防守京师,故而此次只得调用兖州和青州兵力,所谓:兵法有云: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所以袁绍正是利用朝廷兵力分散的弱点集中兵力渡过黄河直捣官渡,与此地对决,而朝廷则处于弱势,由此可见,袁绍的策略是对的,故而,袁绍断不可能采纳沮授的计策。这就符合我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要求。”
这时,帐外传来消息,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白马城情况危急。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曹操道:“主公,既然如军师所言,那么我军不若提早出击,北上延津,吸引袁绍军队主力向延津方向运动,在迅速掉头,率领轻骑兼程赶赴白马,以解白马之围。”
陈宫道:“主公,曹太守所言极是,即可解白马之围,也可击退袁绍可能派来的援军。
听到此,我言道:“事不宜迟,本王命令全军按照孟德所言,行军之延津,然后,孟德率领手下兵将前去救援白马城。”
众人听令而去。
大军依计稳步前行至延津,袁绍所率的朝廷大军也行至延津,见此情形,袁绍心中不禁得意起来。此时,沮授进言道:“主公,颜良将军固然勇武过人,然而在谋略方面稍有欠缺,此番他独自前往白马,恐怕难以独当一面啊!”
袁绍由于此前田丰的事情,一直对沮授心怀怨恨,故而对他早有成见,哪里能听得进去他的劝告。袁绍想到自己手下的大将颜良骁勇善战,必定不会出现差错。于是,他随意地摆了摆手,让沮授退下了。
殊不知,这个颜良虽然是一名勇将,但着实不是担任领导的材料。
且说颜良的军队围困了白马城,驻守白马城的刘延深知自身实力不足,不敢出城应战,却将防御工事建造得极为完备,并急忙向曹操发出求援信号。
而此时的朝廷大军已然依照曹操声东击西的计策,派遣大军攻打延津,同时虚张声势,做出要入主延津、渡过黄河,前去攻打袁绍老家冀州的姿态,以此吸引袁绍分兵来应对。
袁绍见到老巢有危险,便急忙命令大军分兵前往冀州救援,并且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延津进行阻击。此时,沮授再次出面阻拦,袁绍对沮授更加反感,厌恶到了极点,将其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最后还丢下一句“妇人之见”,竟然将他监管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曹操亲眼望见袁绍已然跳入了自己精心谋划筹备的陷阱之中,他当机立断,立刻统率着夏侯淳、关羽等人带领的精锐轻骑兵,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转移行进方向,马不停蹄地前往白马城对颜良展开攻击,以此来解除白马城所面临的围困。
颜良呢,本来就是一个心高气傲、脾气急躁火爆的人,他久久都未能成功攻下白马城,心中的火气愈发旺盛,难以消散。他端坐在那辆威风凛凛、气势不凡的旄盖战车上,正在尽情享受着那种高人一等的优势和独一无二的乐趣时,一股来势汹汹、锐不可挡、无人能够抵挡的骑兵,如同旋风一般径直飞奔而来。刹那间,一场混乱不堪的战斗瞬间开启。
战场上,黄沙漫天,喊杀声震耳欲聋。关羽身跨赤兔马,只见他手提青龙偃月刀,如战神附体,冲锋在前,宛如战神降临。
关羽一声怒吼,拍马冲向颜良。他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前方的颜良。颜良身着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毫不畏惧,挺枪迎战。然而,在关羽的眼中,他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两人短兵相接,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金属撞击之声不绝于耳。颜良的招式刚猛有力,每一击都蕴含着无穷的威力,而关羽的刀法则灵活多变,犹如疾风骤雨。关羽身形敏捷地躲过颜良的猛力一击,随后顺势挥刀,直取颜良要害。颜良侧身闪过,挥剑反击。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
但关羽岂是等闲之辈,他巧妙地侧身躲过颜良的猛力攻击,同时挥刀反击。青龙偃月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带着凌厉的风声,直逼颜良要害。
颜良奋力抵挡,却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关羽的刀法犹如疾风骤雨,让他应接不暇。正所谓要射击敌人就先射击敌人的马匹,要擒拿贼寇就先擒拿贼寇的首领。关羽瞅准时机,突然发力,使出一招绝技,颜良措手不及,露出破绽。关羽当即策马上前,手起刀落,颜良还未来得及做出躲闪的动作,便已人头落地。
关羽顺势将颜良的首级提起,高高举起,向敌军展示。敌军见状,士气大挫,纷纷向后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