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许仲,智慧过人,心思缜密。他善于谋略,熟读兵法,经常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妙计,为战局带来转机。许仲的冷静和果断,使他成为兄弟中的智囊,为团队出谋划策。
老三许季,身手矫健,灵活机敏。他擅长轻功和暗器,如同鬼魅般穿梭于战场,给敌人致命一击。许季的速度和反应让人咋舌,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不二人选。
许褚三兄弟,相互扶持,配合默契。他们的存在让人畏惧又敬仰,成为战场上的传奇。无论面对怎样的强敌,他们都毫不退缩,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守护着家园。
历史中,在一次危急关头,敌军来势汹汹,城池陷入危机。许褚带领着士兵们坚守城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许仲则在城内组织防御,布置防线,让敌军寸步难行。而许季则化身为黑夜中的刺客,神出鬼没,暗杀敌军将领,扰乱敌人军心。
最终,在许褚三兄弟的齐心协力下,城池得以守住,百姓免遭战火之苦。
或许大多数人对刘赞并不熟悉,然而,他却是一个不亚于关羽刮骨疗毒的狠人。留赞年轻时担任过郡吏,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斗。在这场激战中,他亲手斩杀了敌帅吴桓,但他自己的一条腿也受了重伤,从此弯曲无法伸展。
留赞性格刚烈,酷爱研读兵书以及《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典籍。每当读到古代良将征战的情节,他总会独自叹息。他叫来亲近的人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纵观前代历史,富贵无常。而我却因腿残被困在这狭小的街巷中,活着和死了没有区别。我想用刀割开腿筋,若侥幸没死且腿能恢复,还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若死了,也无所谓。”亲戚们都极力劝阻他。
几天后,留赞毅然用刀割开自己的腿筋,鲜血如泉涌,他昏迷了许久,家人都惊恐万分。不过,幸运的是,他的腿终于得以伸展。等腿伤痊愈后,他虽然还需蹒跚而行,但总算能正常行走了。
吴国将军凌统听闻此事,邀请他见面,对他的勇气深感钦佩,于是上表举荐,让留赞参军试用。留赞凭借赫赫战功,屡次升迁,最终担任屯骑校尉。他时常对朝廷的时政得失直言进谏,刚正不阿,孙权对他十分敬畏。
由此可见此人的不仅勇武异常,性格也是刚毅坚贞,不畏强权。
我微笑的道:“几位愿意壮士加入我大汉朝廷军队,必将使朝廷更加繁荣昌盛。”
“愿为小王爷效犬马之劳!”许家三兄弟和刘赞道。
许家三兄弟被安排至董重手下负责洛阳的城防,而三人也是迅速投入到了守卫城池的工作中。
由于典韦去了并州,留赞被我留在身边担任护卫长一职。这可是一员虎将,不光有着卓越的武力值,更是一个战术家,在这段时间里,我与留赞的交流也逐渐增多。我发现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见解,而且看法独特。
而此时的袁绍掌控的冀州,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清剿黄巾军的行动,因为此地除了南部黑山的张燕,其西南还有一支叫做白波军的黄巾军,说起白波军,这可是一群妥妥的绿林好汉,在黄巾军被朝廷和各地州牧绞杀的时候,这支黄巾军,准确的说是一支流民草寇,依靠冀州白波谷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朝廷的正规军的前提下,竟然屡屡挫败前来征讨的各路军马,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白波谷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每次都是各路兵马在白波谷的这个天险面前都是被撞得头破血流,只是以逸待劳的起义军再趁机杀出,摧枯拉朽,这种地理形势,让白波军拥有了一种战略优势,利则出,攻不利则退守。而河东平原是冀州最肥沃的土地,只要攻打的兵马一撤走,白波军就出去掠夺一波,就能够得到充足的物资补给,和攻打的各路兵马搞起了消耗战,搞得袁绍是无计可施,只得被动防守,而和袁绍有着无尽仇恨的张燕,也时时不时前来骚扰一番,使得袁绍的冀州时刻面临着威胁。袁绍深知,长期的被动防守并非长久之计。他决定召集谋臣们商议对策,共同制定一个有效的战略来应对当前的困境。在议事厅内,袁绍与他的谋士们围坐在一起。
沮授率先发言道:“主公,白波军依仗天险,我们若强行攻打,必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怀柔策略,尝试招安白波军。”
袁绍思考片刻,点了点头:“招安的确是一个可行之策。但白波军与我们多次交战,他们是否会接受招安,还是个未知数。”
这时,许攸站起身来:“主公,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白波谷,与白波军的首领进行谈判。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解白波军的真实需求和想法。”
袁绍微微颔首:“甚好。那么,谁可担此重任呢?”
郭图自告奋勇:“主公,臣愿前往白波谷,与白波军谈判。”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公则此去,务必小心行事。若能成功招安白波军,你当记首功。”
郭图领命而去,带着袁绍的诚意和期望,踏上了前往白波谷的路途。
与此同时,袁绍也加强了冀州的防守,以应对张燕的骚扰。他派出亲信颜良、文丑等将领,率领军队巡逻边境,确保冀州的安全。
而在白波谷,白波军的首领们也在商议着未来的出路。他们深知,长期与袁绍对抗并非上策,但对于袁绍的招安,他们也持有疑虑。
郭图到达白波谷后,受到了白波军的谨慎对待。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见到了白波军的首领。在谈判中,郭图向白波军的首领们阐明了袁绍的招安之意,并表示袁绍愿意给予白波军一定的土地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白波军的首领们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长期的战争只会让百姓受苦,而招安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们也担心袁绍会出尔反尔,借机消灭白波军。经过深思熟虑,白波军的首领们决定派出代表,与袁绍进行进一步的谈判。双方就招安的条件和细节进行了反复商讨,最终达成了一致。白波军接受了袁绍的招安,成为了袁绍麾下的一支军队。袁绍为他们提供了土地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解决了白波军的问题后,袁绍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张燕的威胁。他与部下们精心策划,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和计划,准备与张燕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