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知黄将军乃是大将之才,有心招揽,不知黄将军可否愿意?“
想到在刘表处,长久并未得到重用,自认也有几分本事,奈何黄良小儿竟然拿捏自己如此,医治黄叙也是家中窘迫,如今王爷有心招揽,于是黄忠下定决心道:”承蒙王爷不弃,汉升愿为王爷鞍前马后,在所不惜。不过,此次,还请王爷允许末将带犬子前往长沙医治后再来投奔。“
”无妨,此次去长沙恐怕要有两月有余,路途遥远,本王派周泰等人护送你等,也可在路上有所照应,夫人和令嫒可随本王先回洛阳。不知黄将军意下如何?”
黄忠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王爷竟然将事情处理的如此妥当,如实道;“全听王爷安排。”
“甚好,此次本王微服出巡,不可声张,另外,不知将军与魏延和甘宁二将是否熟悉?”
“回王爷,魏延乃是襄阳城外的码头小吏,不知王爷如何得知。甘宁因原是“锦帆贼”,刘州牧并不看好此人,只是让他随黄祖镇守江夏。难道王爷看好此二人?“黄忠道。
”如此,麻烦黄将军约一下魏延将军,来此一叙。“
”请王爷放心,末将定当办好此事。“
魏延收到黄忠的消息后,心中诧异不已。他虽在襄阳城外的码头小吏职位上默默无闻,但对这位小王爷的名声却有所耳闻。传言这位小王爷年轻有为、智勇双全,深得民心。
几日后,魏延如约来到客栈。见到王爷后,他心中暗自称奇,王爷如此年幼,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王者之气。
我微笑着说:“久闻魏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魏延惶恐地回道:“王爷谬赞了,末将不过是个小吏,何敢当此赞誉。”
我哈哈大笑道:“魏将军何必妄自菲薄,本王今日前来,便是想邀请将军共创大业。”
魏延听后,心中激动,但仍有些犹豫,看到魏延如此,继续说道:“将军之才,若能为本王所用,必能一展宏图。本王保证,绝不亏待将军。”
魏延思考片刻,终于决定道:“承蒙王爷厚爱,魏延愿效犬马之劳!”
我大喜,道:“得将军相助,如虎添翼!”
而在江夏的甘宁,听闻王爷的仁德之名后,对自己在黄祖麾下的待遇越发不满。当他得知王爷有意招揽他时,便毫不犹豫地前往襄阳。
甘宁见到王爷后,单膝跪地,朗声道:“甘宁拜见王爷!”
我赶忙扶起他,笑道:“甘将军快快请起,本王早闻将军勇猛,今日得见,实乃本王之幸。”
甘宁豪爽地笑道:“王爷过奖!甘宁愿为王爷效命!”
我甚是欢喜,道:“有甘将军相助,本王如得一把利剑!”.
其实,此行获得黄忠,魏延和甘宁的效忠,主要还是他们此时不被刘表看重,这个年头的出身是一个硬性的考核条件,黄忠此人的品行耿直,除了武力值不错外,对于刘表这个艺术青年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莽夫,这对于风花雪月中的刘表来说,真的是不屑的,至于魏延,此人由于还没有经过战场考验,武力和排兵布阵的出色表现并没有被重视,甘宁则由于背负着“锦帆贼”的身份,实在是难以洗白。
随着典韦和周泰的安排,众人分批出了襄阳城,到了城外五里处的鹿门山。
魏延说道:”这是刘表赠予庞德公的鹿门山,此山仙气环绕,而山中深处有一处雅堂,便是庞德公的居所。“
庞德公,历史中的牛人之一,教出的学生更是牛气冲天,卧龙凤雏二人的名字,想必是三国中不可磨灭的存在。《襄阳记》中记载:“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可见庞德公的厉害程度。
于是,一行人沿阶而上,沿着鹿门山一路前行,终于在大山深处出现了一座设计精巧的院落隐隐在竹林之中。想到这里是诸葛孔明、庞士元的学习的地方,定要去看一下的。
鹿门山的绿荫环绕,鸟语阵阵,由于是深山处,清幽的环境加上雅致的庭院,仿佛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令人注目的是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着一些怪石嶙峋的所在,不知是何?待魏延上前通报后,前来迎客的竟是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风度翩翩,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透出儒雅气质,另一个则相貌丑陋,公鸭的嗓子令人听后不悦,但那双机敏聪慧的双眼,透出神采奕奕,可以看出也是格外出众。经过询问得知,一人是那诸葛孔明,另一人则是庞士元。没想到此时竟然是卧龙和凤雏的二位真身。二位没有安排我等一行人继续入内,只说是老师正在做法,于是众人被安顿在偏房中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