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宗室管理(2 / 2)

郭嘉道:‘皇上无忧,当地官府必不可过于偏袒,否则会使之嚣张跋扈,但地方衙役皂、壮、快,三班衙役,再加上门子、轿夫,也不超百人,若是发生动乱,还是需要调用军队协助才是,故而,兵部在以后的征服之地,必然要共同进退才是。’

“这时自然。朕会知会卢阁老。”我言道。

郭嘉继续言道:“臣以为,所征之地,第一,必用武力,挫其锐气,使其归降,不敢再生对抗之心;第二,建城垣、驻军武,以维法纪;第三:汉蛮税赋劳役,一体平等,使其明晓朝廷法度,不生骄妄之心;第四:现在各个城池都是各个民族独居,汉居是汉居,说是杂居,实则壁垒森明,老死不相往来。应强迁移,迫使杂居,则十年之后,便有异族通婚,最迟百年,必弥于合。 第五:各个部落,遣子入郡治所,一年一换。既为人质,又使未来的部落首领或是国王,识汉字、习汉文,读圣贤书;第六:对于部分蛮人愚昧落后,火耕流种,既饱且嬉,官府要资助援扶,助其建房舍,拓荒田,教耕种,使其有屋有田,安居乐业。第七:建民学,授礼仪,使各个部族子弟皆习教化;第八:拓商业,南北西东四方商贾往来穿梭,天下消息流通不塞,开阔视野,见识广泛,那时便是用兵驱赶,恐怕他们也不会再愿住进深山老林,甘过野人生活。”

我细细听着郭嘉的评定八策,细细品来,颇为详细,笑到:“奉孝真乃是我大汉智多星啊。”说着,我看向曹腾道:“腾伯,去将此八策告知内阁诸位。”

“诺!”曹腾退下。

见大殿内无人,我走下案几,道:“奉孝,大殿内当下无人,我想问你一下,如何处置刘备和刘璋?”

郭嘉道:“如此之事,乃是宗室内部处理,臣本无此想法。但如今皇上问起,那么臣便斗胆言说一番,杀刘备,留刘璋。”

我踱步道:“既然已经背上弑杀的名声,也不怕多此一桩。奉孝,至于宗室,之前曾经说过三代之后,若无对朝廷有功,便去除爵位。这也是以后我大汉宗师不会拖累朝廷的准则。若是对外扩张,则可以不在此之列,朝廷可以售卖武器、盔甲,也可以将所征之地的物产资源,售卖给大汉,以换取武器、书籍、农耕用具、药材、粮食等。”

郭嘉微微颔首,拱手道:“皇上圣明,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宗室可能带来的隐患,又为对外扩张寻得了良策。”

我停住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道:“只是这扩张之途,亦充满艰难险阻,还需诸位爱卿齐心协力。”

郭嘉沉思片刻,道:“皇上,对外征战,兵将之选至关重要。需得挑选英勇善战、谋略过人之士,方可保战事顺利。”

我皱了皱眉头,道:“朕深知此理,但若是宗师藩王自己用兵,那么便需要他们自己筹集兵卒、选拔将领,朝廷只是辅助,而不是派遣将领前往。”

郭嘉微微颔首,道:“皇上此虑甚是周全。如此一来,既能避免朝廷军力分散,又可考验藩王的能力与忠心。只是这其中的规范与约束,还需仔细拟定,以防出现混乱之局。”

我目光炯炯,道:“奉孝所言极是。朕会命人拟定详细章程,确保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再者,只要是我大汉兵器、皮甲、农具等时刻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藩王的地方必然会依存在我大汉的供给。也可成为我大汉外部的屏障,形成拱卫我大汉的外部力量。不过,到时可要朝廷提前准备好粮草等物资。”

郭嘉拱手道:“皇上,目前大汉的各地粮食生产已经逐年提高,加之占城稻的推广和摊丁入亩的实施。农人的生产热情十分高涨,相信不久,大汉不仅粮食产量会大幅提高,同时,人口也会逐渐恢复。大量荒废的土地必然会成为良田。”

我踱步回到案几前,坐下道:“此计可行,但也要防止有人借此机会中饱私囊,需派专人监管。”

郭嘉道:“皇上英明,臣举荐几位清正廉洁之士,可担此监管之任。”

我点头道:“甚好,速速将名单呈上来。此外,对于新征之地的治理,也需提前谋划。”

郭嘉道:“臣以为,可派遣能臣干吏,结合当地风俗,制定适宜的政策,安抚民心。”

我站起身来,双手背后,道:“此事关乎长治久安,不可马虎。奉孝,你且下去与卢阁老等诸位大臣商议具体细节,明日呈于朕前。”

郭嘉躬身道:“臣遵旨,定不辱使命。”言罢,退出大殿。

“宣刘岱觐见,”我向殿外言道。

“诺!”只听得曹安答应一声便离去。

看着眼前的地图,我陷入了沉思,不知如今大汉的改变,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历史。若是改变,也许真的可以改变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