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天选司农丞张衍(1 / 2)

贞观二十二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对朝廷来说,当然是封禅泰山。

对张川柏来说……很多很多,其中一件是封禅泰山。

其实,他也很向往“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哪里?

开疆拓土,是武德充沛唐人的执念。

在路上,张川柏提到大方的土豪陈元敬,有意协助去林邑寻找嘉禾。

“陈元敬?”

李治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又问了问此人的详细情况,李治笑道:“他既然有这个心,给他加一个散官的官职,让他一起去林邑。”

对于很有钱但没有权的人来说,想要的就是官职。

权力和身份,关键时候是护身符。

李治很清楚陈元敬想要什么。

张川柏没有多提陈元敬,转而说起:“我在家的时候,跟二兄一起做了一个指南针。坐船出海可以用上。”

“指南针?司南?”李治问。

“古时候的司南,是天然磁石打磨成勺子的形状,勺子的柄总是指向南方。司南需要用铜做一个光滑的底盘,转动起来才灵活。我在此基础上,将磁石磨成针……”

张川柏毫不藏私,讲自己做指南针的方法。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但他不靠做指南针发财。

太子也不会跟他抢饭吃。

张川柏连指南针都做好了,李治闻弦歌而知雅意,要给张衍升官了。

不久之后,朝廷正式下令,任命扬州屯田监张衍为司农丞,出使林邑寻找高产的稻种。

同僚们听闻,都向张川柏道喜,又打趣:“从来只听说封妻荫子,你为母亲请封诰命,连父亲都蒙荫升官,我怎么没有你这样的大孝子啊?”

“我阿耶听闻此事,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我,半晌不说话。”

张川柏,制定了大唐孝子新标准!

让孝子们压力很大!

张川柏一本正经地说:“我父亲这些年兢兢业业,扬州屯田监的官田年年丰收。此前征高句丽、征百济,都有从屯田监调运粮草。朝廷任命他为司农丞,是肯定他的能力。”

“对,对。”同僚们连忙改口。

虽然……张川柏言之有理。

但他们还是羡慕张衍。

兢兢业业又有能力的官员不少,有几个人能被皇帝看到?

大多数牛马,一辈子任劳任怨却籍籍无名。

因为有农业神童张川柏,才有天选司农丞张衍!

面对众人羡慕中隐隐带着嫉妒的目光,张川柏话题一转,诚恳地请教林邑历史、民风、航海等事。

他知道得很多,故意询问,是提醒众人——

别只看到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张衍担任司农丞,是身负重任。

众人一想,是这个道理,目光渐渐平静。

汉唐出使藩国的使臣,都很能搞事、搞大事!

……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圣驾返回长安。

李世民千里迢迢返回长安,正准备去翠微宫避暑……没想到突然有事去不成。

得先接受俘虏。

作为天可汗,偶尔就是有这种烦恼。

小国是无法理解的。

“王玄策带着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王子等的男女俘虏一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

什么和什么?

王玄策是谁?

去了哪里?

从何处带回来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