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公孙家占领过的一切地方,自古以来都算大汉领土(2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679 字 5个月前

糜竺听了诸葛瑾的担忧,顺势建议“若是不想放他生路,不如四面合围、彻底将襄平守军全歼?”

诸葛瑾一摆手“襄平城内,守军人数不少,强攻伤亡必多,而且迁延日久,明年开春后曹军反应过来发动夹击,反而多生变数。

对襄平城,肯定是只能围一缺三的。现在公孙度刚死,那些哀兵还能为了一时血气同仇敌忾,等这股气散了,就要诱导他们不愿为公孙家卖命才是。

其实公孙康要是能逃出去,只要留下一个由头,将来待天下太平,再回头收拾他,也未必是坏事。但唯独不能跟他谈判、不能跟他签盟约。否则一旦签了停战盟约,将来他没有再犯罪孽,朝廷还如何兼并他?”

诸葛瑾跟糜竺闲聊之际,自己也渐渐把思路梳理清楚了。

他对于让公孙康多活几年这件事本身,并不反感,公孙康也不算什么罪大恶极。把他逼出去跟其他东夷胡人融合同化,也不是坏事。

但是如果公孙康想长期自立,那也是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只驱逐,但不和谈。赶走之后,保留将来随时再算旧账的宣称。

公孙康统治过的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大汉领土的一部分,这一点不容质疑。

大汉暂时没拿回来,只是因为暂时没空,不是因为大汉承认他了,承认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把这个思路大致想明白后,诸葛瑾也就知道怎么给刘备上书了。

与此同时,他对公孙康的进攻计划,也要相应调整,调整好之后,还得给赵云周瑜回信——按照诸葛瑾原本的计划,对公孙家族是要搞斩首行动的。

只要他们一族被灭了,其他还没拿下的郡县,自然能传檄而定,直接收入囊中,没必要一块块打过去了。

但现在既然有可能放公孙康本人活路,那就得考虑把其地盘实打实一块块占下来。否则公孙康这面旗帜还留着,那些尚未攻下的公孙家土地,是不会直接“易帜”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朝鲜半岛上的乐浪郡和带方郡,只要公孙康没死,诸葛瑾也没派兵去打,那么就不可能自动变成听命于刘备。

当然只要公孙康失势了,那些地方的守军也未必会很坚定就是了。

……

诸葛瑾梳理好全部思路,然后就给刘备上书了一封,同时又给赵云、周瑜送去了回信。

给刘备的上书,估计要明年才能送到刘备手中了,但是给赵云的回信则快不少,赶在腊月底年关之前送到了。

赵云接到后,也不敢怠慢,跟周瑜一起拆看了书信。

书信中交代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交代赵云的,一件是交代周瑜的。

“子龙、公瑾如晤书到之日,即刻将降将公孙恭解送蓟县,此事不必遮掩,可大张旗鼓。另,若后续攻城所需兵力有富余,可令公瑾约束部分水军,转移至沓氏县。

若隆冬之际,渤海封冻战船难以转移,也可陆路行军。我自会令子义在东莱另备战船,届时可趁早春,先由海路迫降乐浪、带方二郡,剪除公孙康羽翼……”

赵云和周瑜细细读完,觉得没什么异议,也就非常干脆地决定执行。

赵云只是还有些不理解其中原委,便追问周瑜“子瑜让我们送公孙恭去蓟县,还要大张旗鼓,这是为何?

既然他还打算趁公孙康被围、辽东军人心浮动的机会,先剪除外围羽翼,留着公孙恭去劝降各地,不是更好用么?”

周瑜脑子还是好使,稍微揣摩了一下思路,便抓住了要点“子瑜应该是想大张旗鼓,宣扬公孙度的死讯吧?

如今一时之间难以彻底平定辽东,必然会迁延到明年春夏。现在寒冬腊月,曹操就算反应过来,也不可能组织起对幽州的有效进攻。但开春之后,如果我们还没能回军,幽州就危险了。

但子瑜要是把公孙度的死讯宣扬出去,曹操必然会懊悔错失了机会、觉得一切都已经晚了。从而能震慑住曹贼轻举妄动之心。

就算他们知道公孙家还有残余势力在抵抗,他们也会低估这种抵抗的力量,低估对我军兵力的牵制规模。”

赵云听了,这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倒是我想问题太专注于一隅了,跟公孙度交手那么久,一时忘了提防曹贼。”

赵云一边赞许,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论战略谋划,周瑜还是强他不少。

他们此战并没有缴获到公孙度本人的尸首,如果换个人回去说公孙度已死,这种消息未必能让敌军细作相信。

但如果是公孙度的亲儿子露面、现身说法承认其父已死,他已经投降,那就板上钉钉,绝对没人不信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