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一年各取一个州(1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582 字 5个月前

武昌城内,临近腊月,车骑将军府上,年底政务很是繁忙。

各处荆州士人,这两年被刘备潜移默化拉拢,来投者极多。临近年底,刘备也需要亲自接见很多新来的人才,安抚任用,以坚其心。

虽然刘备本人这两年没有做什么军事上的冒险,但他的收获也绝对不比军事进攻来得少。刘表的基本盘被他拉拢过来这么多,赖恭、吴巨两个太守也是兵不血刃,直接暗中彻底投了刘备。

不过,尽管在荆州坐镇,每年依然能确保收获颇丰,相比于曹操直接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刘备还是稍稍有些坐不住。

所以他在年底每天宴客笼络之余,还是抽出时间,跟诸葛亮专程深谈了一下。

“孔明,今日之会,别无他意,唯有一事相商——孤欲迁移幕府,以便北伐曹贼,与子瑜、云长策应,可乎?”

刘备跟诸葛亮当然没什么好客气的,诸葛亮一进门,刘备就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意思。

庞统今年被派去赵云那儿了,徐庶在荆南跟随张飞。江夏这边就一个诸葛亮说得上话,所以也不用召开什么会议,就关起门来摆点家常酒果,一对一聊就能拍板。

这种场合,诸葛亮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也不用解释太多理由,听完问题,就直接报了自己的答案

“此事我最近也思虑甚多,觉得确实可行,但眼下还不是时机——近日探得曹操对并州高干用兵,但所费兵力并不多,主要是靠西凉马腾为其羽翼。

袁氏众将已经离心离德,高干注定牵制不了曹贼多少实力,他完全可以一边打高干,一边防住我们。曹贼的主力依然在淮北,子龙和兴霸在陈、谯之间小规模骚扰,也未能找出破绽。

而且隆冬寒冷时节,只有实力强弱差距巨大的诸侯之间,才有可能强攻得手。若是双方势均力敌,相差不大,进攻一方吃亏太明显。

曹操和高干,就属于强弱差距太大,而我们和曹操,完全达不到这种程度。只有将来曹操再次对袁尚动手时,才是我军北上的良机。

不过,曹操对高干下手,也算是启发了我军。我军更该坚定趁着冬天和早春北线无机可乘的时候,部署对交趾士燮的攻势。这样曹操得并州,我们也得解除南方的后患。

只要我军投入不多,可以四五个月为期、确保一旦进展不利也能随时收手,那就不会耽误来年趁曹操攻打袁尚时趁虚北伐的机会。

等明年春耕农忙之后,主公若愿亲自主持北伐,届时再迁移幕府也不迟。”

刘备听了,觉得也有道理。现在大冬天的,他就算迁移了幕府,也没法对曹操如何,还劳民伤财。

有诸葛亮把握大局,不差这几個月了。

刘备就没有再纠结时机,而是顺势转到了下一个问题“若是北伐之前,要迁移幕府,先生以为当迁往何处?”

诸葛亮想都没想“不如迁至合肥——江夏西接刘表,无用武之地,往北虽与曹贼汝南接壤,但需要翻越桐柏山,险峻难行,不易用兵。

若是迁至合肥,正好居中调度,可随机应变。以我度之,明年曹军再次北上时,南线空虚的机会,无非两处。

要么是徐州彭城出现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云长为主力,继续推进今年未竟全功的战局。要么就是淮西汝南、陈蔡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子龙为主力,从寿春、下蔡逆流淮河而上,全据淮南。把我军西线和曹军的对峙线,也从桐柏山北移到淮河。

而合肥正好居中调度,东距下邳不远,西距下蔡亦不远。各处若有时机,开战前纵要请示,两三日便能定夺,不至于贻误。”

诸葛亮原本倒是想说寿春比合肥更合适,但寿春毕竟太靠近前线了,刘备把车骑将军幕府直接推到第一线,有点危险。

倒不是说刘备本人会有危险,而是幕府一旦移动之后,没有合理的理由就不该再乱迁。寿春虽然不可能被曹军攻破,但也是有可能被围的,放在那儿一旦风吹草动,很伤士气。

而且寿春毕竟被袁术当过伪都,名声已经臭了。刘备是讨逆匡汉出身,怎么能跟袁术选择雷同?

既然合肥也没差多少,就稍退半步,以后淮南中游第一政治重镇,从寿春南移到合肥,而寿春只作为扼守淮-淝航道的纯军事要塞。

历史上,孙权这样的诸侯,能够长期以秣陵/建业为其统治核心,那是因为孙权的地盘小,他只在淮南和江南有势力范围,淮北一寸土地也无,这时候,后世南京周边才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有江防可以依托,别的都是次要的。

但刘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他在青徐都打得有声有色的,沂水、泗水以东,一直到大海,都是他的势力。这时候如果还依托后世南京或者武昌周边,确实会出现领土过于狭长,两头不一定顾得上。

前两年因为要消化荆州这边的资源,潜移默化拉拢刘表治下的势力,而且要表现刘备很尊重刘协封给他的车骑将军、武昌侯地位,这才在武昌住了那么久。

现在荆州能拉拢的都拉拢得差不多了,荆南也彻底稳定了。今年冬天张飞在荆南对南海收关扫尾后,明年刘备确实可以迁走。

这才是最符合本阵营利益的,倒也不必一味抄原本历史的答案了——何况,刘备问的是诸葛亮,而非诸葛瑾。

诸葛亮可不是穿越者,他的一切见解,都是自己分析出来的。最多靠大哥早年的教导和相互启发,多带了点诸葛瑾想问题的思路和影子,但本质还是诸葛亮自己高瞻远瞩。

刘备再无疑虑,决定以后就以武昌继续为经济上的中心。

而军事上的指挥中枢,就顺水推舟迁移到合肥。

也就是只把车骑将军幕府迁过去,但武昌侯府不动。至于扬州牧府就更不会动了,还放在秣陵。

车骑将军府、武昌侯府、扬州牧府分处三城,合肥、武昌、秣陵分别占据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一席之地。

……

刘备和诸葛亮商讨定下了未来的重心调整思路后,后续这个冬天,乃至来年开春,就是乏味的计划执行阶段了。

因为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做得太好,所以后续执行过程中,还真就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也就没什么细节值得大书特书的。

主要是曹操对高干、刘备对士燮,都属于过度碾压了。

大家都不用出全力,让对方一只手,单手都能干趴下。

于是,建安七年的冬天,和建安八年的春天,就在曹刘一边对峙“内力”,另一只手随手秒杀掠阵鱼腩的状态下渡过了。

并州那边,曹军腊月全据上党、次年正月攻破介休,二月开始围困太原。

高干在郭援被斩后,愈发兵微将寡,主力已经被歼灭,只能困守太原城,许以重金向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求援。

但呼厨泉远道而来,其心不定,颇有观望动摇之态。跟曹军和马腾联军交手后,呼厨泉惨败,选择向曹操投降。

随着呼厨泉的倒戈,高干局势愈发岌岌可危。三月初,随着太行山融雪,道路能行,袁尚勉强派出牵招增援高干,亦在上艾(阳泉)被曹军击败,牵招降曹。

高干外援全部断绝的情况下,知道坐守孤城无望。想要走小路、弃军乔装突围,南奔刘备或刘表。但在吕梁山区被曹军搜捕抓获,送到许都斩首示众。

(注历史上高干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弃城突围想投刘表,此为史实。现在只是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一个投刘备的选项。但结果没差,都是半路上被曹军截获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