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是我太着急了,之前那么多年,我们都未能掌握的情报,岂能在短短几天之内补上。”
“只是我之前大败秋落愁,反而便宜了倭寇,想着能再次将他们重创,如此才能完全打压住海寇势力。”
苏天卢小心翼翼地道:“主帅莫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陛下与王爷,对我们水军的要求不过是保护海上商路。”
“依末将之见,只要倭寇们自己不会主动出击,咱们也不必为此烦忧,真正要打海上决战,咱们大虞水师何曾怕过来哉?”
汪四渎摇了摇头,但有些忧虑却无法明说。
他能直接说自己接到了大世子的信件,知道了北方分船队被灭于倭寇之手?
此事必定会大大压低大世子的威望,这比起让汪四渎吃一次败仗更加难以接受。
他要想办法,让大世子立下一次功劳,再把此事详细地向王爷禀明!
“但是,倭寇的举动更加让人怀疑,依本帅猜测,他们已经聚集起了很强的实力。纵使不能与我们一战,也能造成足够的麻烦。”
“但他们竟连尝试一下都不来吗?”
汪四渎故意大摇大摆地在海上行军,就是想要吸引海寇伏击自己,或者直接与他决战。
甚至于,他还让船队阵型散乱些,摆出大战之后精力不济的样子。
倭寇近些年在海上实力大幅扩充,这是能确定的,他们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总是要得到些什么回报。
否则的话,大量的海船队与手下,没有足够的利益来安抚住他们,倭寇内部会先行崩溃!
“听说秋落愁在南海某岛得到了一处大银矿,总不会倭寇也弄到了什么矿产吧?”
汪四渎突然想起前些时日,自己与王爷书信交流之时,王爷曾经提到过一件事情。
六世子段风曾向朝廷建言,说是东海之地与南海之地,某些大海岛上地形巨大,既有很好的矿产,甚至还能产粮,建立工坊!
当时,不论是王爷还是陛下,都如同听到了天书一般,根本无法理解六世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判断。
现在看来,莫非真让六世子猜到了。
假如倭寇有巨大的海岛群作为基地,自己能出产各种物产,长时间不劫掠海上,依然能支撑得住,甚至不断地收买各路海上豪强!
“苏天卢,你专责于海上情报,现在无法探知倭寇的情报,是否说明海上的势力都在为其掩护?”
苏天卢一愣,摇头道:“不会吧?我们打探其他海上大寇的情报是有消息传回来的,除非海上的势力大部分都已经被倭寇收服,才能把大部分的消息掩盖住,让我们无所得。”
苏天卢自然不想承认自己的手下无能,可是跟汪四渎的猜测比起来,他还是更相信前者。
纵是被主帅处罚,他也不能用虚假的猜测来应付主帅啊。
汪四渎却并没有放弃这份猜想。
不知为何,明明他支持的乃是大世子,但是六世子接连几次立下大功,已经赢得了大虞文武的信任。
包括自己!
他会斗倒六世子,但并不代表他怀疑六世子的种种判断。
“你说得对,但是倭寇说不定真的已经把海上大部分势力都收于麾下,造成我们在海上的耳目,接触到的消息都是他们想要让我们接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