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报复(2 / 2)

巡检司才建立不到一个星期。

就又发生了一件事。

茗洋这个地方本来驻扎着一支武装小分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支小分队有个叫周广三的士兵发动兵变,带领了一批士兵和农夫跑到了谈洋占山为王。

而巡检司由于初建,在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上都有欠缺,于是,周广三很有坐大的气势。

一时间当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浙江行省的官吏吓破了胆,所以隐匿不报。

刘伯温离那个地方最近,对情况最了解,所以就写了封奏折,要他的儿子刘琏亲自到应天送给朱元璋。

胡惟庸得知此事时,七窍生烟。

他召集亲信,“刘伯温这个老匹夫,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体统,连续两次,居然不通过我们中书省,这明显是没有把我放在眼里。这样的事我如果还能忍受,那还算是个人吗!”

他的同伙们一致认为如果不报复,那么胡惟庸就不算个人。

并且义愤填膺,认为必须要教训刘伯温,让天下人看看,没把胡副宰相放在眼里的人是什么下场。

教训刘伯温是一定的,但怎么教训是个问题。

必须要找把柄。

有几个武将出身的人简单粗暴。

依他们的意见,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刺客,去青田把刘伯温做了。

敢想敢干,做大做强。

再创辉煌。

胡惟庸自然不敢这么干。

那不是找死吗?

而几个文臣说们认为应该在皇上面前指控刘伯温。

胡惟庸也很为难。

距离产生美。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刘伯温远离朱元璋,反而让两人的关系好了起来。

再加上刘伯温很清廉,在道德方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正在大家热烈出着馊主意的时候。

胡惟庸在人群中听到了一声冷笑,这声冷笑是那种自信的笑,胡惟庸一下就听出来,这个人是个有办法的人。他在人群中循声望去,就望到了一个国字脸、浓眉小眼的人。

此人名叫吴云沐,是刑部尚书。

从其职务来看,就知道他在栽赃陷害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胡惟庸马上明白了,他清退了众人,只留下吴云沐和几个心腹中的心腹。

吴云沐伸出一根手指,说:“很简单。讲一个让皇上特别忌讳的故事,让刘伯温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

其中一心腹马上作恍然大悟状,抖搂小聪明道:“就说周广三叛乱是刘伯温主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