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劝说(2 / 2)

方国珍想了想,说道,“我对张士诚没什么仇恨,但是他据说他却对我恨之入骨。“

韩林做好奇状道,“那么张士诚是为什么对你恨之入骨的呢?“

方国珍毫无顾忌说道,“因为我帮过元军打过张士诚。还逼得张士诚投降过元廷。”

听到这句话,韩林不禁笑出声,“那你怎么敢和张士诚一起对抗陛下的?“

方国珍不以为意说道,“投降元廷又不是什么大事。也是权宜之计。如今此一时彼一时,元廷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我和张士诚联合也不过又是权宜之计罢了。”

“方国这样开诚布公。那我也知道您和张士诚的联盟真正的根本原因,是怕陛下打败了张士诚后再来打你。但是我想问方公,就算张士诚赢了。你和张士诚相比,你有把握吗?”

韩林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国珍的话的痛点。

方国珍沉默了下去,半响才不得不叹息道,“如果是我和张士诚的话,我肯定不如张士诚。“

韩林哈哈笑道,“那到时候方公不也还是要投降张士诚。与其如此,不如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投降陛下。这样也省的劳心伤神。再说,陛下可和你没有旧怨。”

韩林的话如同疯草一样。疯狂地扎进方国珍的脑袋里。

“可是......“方国珍道,“朱元璋会放过我吗?”

他不敢把命运交给别人。

听完方国珍这句话,韩林自然也不可能冒冒失失做保证,因为他的保证在方国珍的心里是一文不值的。

在方国珍这里。

韩林作为废帝,属于是自身难保。

于是韩林只是幽幽地说道,“张士诚会放过你吗?”

“这个......”

方国珍一时之间回答不出来。

确实,韩林的话说的在理,不管是朱元璋胜还是张士诚胜,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

成王败寇,一统天下。

扪心自问,与张士诚相比起来,方国珍和朱元璋关系还真挺不错。

方国珍与朱元璋的第一次交集发生在至正十九年正月。

他派遣使者面见朱元璋,还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书信,说自己本就是个盐贩子出身,不得已造反,本意并不想争天下。而且大拍朱元璋的马匹,说他才是“据有形胜以制四方,奋扬威武以安百姓。”

并表示愿意归降的意向。

朱元璋也不傻,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方国珍处境并不好,与张士诚的关系很紧张。

方国珍也是瞧准了朱元璋与张士诚开战的这个好时机,主动献殷勤,好让朱元璋牵制张士诚,而自己来个渔翁得利。

这一时期朱元璋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正在和张士诚交战,但西部还有一个更大的威胁,这便是正在迅速崛起的陈友谅。所以,朱元璋也顺水推舟,也不想与方国珍交恶。

所以在这次偷偷给张士诚粮食前,他们是准盟友的关系。

方国珍越想越对,自己的兵虽然不错,但是与朱元璋一比。

简直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