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没有什么大的志向。
他的梦想不过是割据自守,没有一统天下的格局。
但是朱元璋这时候叫他投降,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朱元璋只能算是较大的势力。
他下不定决心。
所以韩林与副使到了方国珍处竟然被晾了三天未接见。
更因为方国珍和韩林儿关系不太好,因为他曾经投降过元朝。
当初刘福通和元朝最激烈的时候,就是方国珍背刺。
他修造海船,为元朝送去了十多万石粮食,为刘福通的失败贡献了一份力。
所以他有些不想见韩林儿。
于是韩林将朱元璋的亲笔书信托人送了上去。
方国珍长身黑面,体白如瓠,看到了书信,当场快要升天。
朱元璋既为了威胁方国珍,又想借用方国珍杀掉韩林。
所以措辞强硬。
并且比历史上的条件,更加苛刻。
给方国珍并列出了其12条罪状,命他悬崖勒马,每年纳贡50万石粮,割让台州。
方国珍召集弟侄及将领商议对策,多数将领心存侥幸。
认为张士诚尚在支撑,自己地连东海,有舟船连接,朱元璋无可奈何,一个字就是狂。
方国珍听完将领的话,点头道,“说的有理,我觉得朱元璋就是很狂,连张士诚都没灭,湖南两广明玉珍都没有收复,就敢僭居帝位,属于是什么?属于是沐猴而冠,我看他没有天命。”
此话一出,众人附和。
只有一个叫丘澜的御史出来劝阻,“你们所言都不是方公之福,不守信用怎么服众,怎么收拾人心?我们经营浙东十余年了,每次都是反复不定,犹豫再三,计不早定。既然方公没有争夺天下的志向,不如早日投降。既然去年已经答应投降朱元璋,那么就应该早日归顺。现在又要避谈,实在违背承诺。而当今天下,朱元璋统一已成大势,何必还要挣扎?早日投降,还可以当一个钱俶。如若不然,我们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方国珍听后,不置可否。
转而问道,“我听说韩林儿在朱元璋的面前夸下海口,说是一定会让我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