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朱元璋在神明前又是一番占卜,结果奇迹还真的出现了,这次占卜结果是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一投卜而吉。”
这下朱元璋开始坐不住了,本来就是想意思意思,没想到占卜结果却来真的,所以冷静下来他就开始后悔了。
现在乱世到处都是战火,造反起事哪有那么容易啊?
搞不好小命就得搭进去。菩萨你到底是恶搞还是认真的?
于是朱元璋祷告完又开始占卜了,结果这次占卜结果比上次还玄乎,占卜用的“珓”居然落地后自立了。
“复投卜,珓跃而立,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
于是他觉得是天意。
决定去造反。
于是改名为朱元璋。
其实就是一个谐音梗。
诛灭元朝的玉刀。
他之所如此之晚还没有入眠,是因为今天韩林儿的话让他既开心找到了良策,却有点遗憾于这话是韩林儿所说。
他在犹豫是不是杀了韩林儿。
看过了韩林烧书,就了解了韩林的用意。
韩林这么粗糙的方式,朱元璋一眼就看穿了一切。
韩林儿蠢点才好,主要是白莲教的号召力。
他比所有人知道百姓集合起来的力量有多大,朱元璋自己能从乞丐成为皇帝。
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所以他把规矩定的跟铁桶一样,各行各业的百姓生活全按照规矩来。
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住多大的房子,吃什么饭。
全部定的死死的。
军户的儿子只能当军户。
医生的儿子只能当医生。
木匠的儿子只能当木匠。
农民的儿子只能种地。
商人的儿子只能经商。
不管规矩有多僵硬,也必须无条件执行。
老百姓离乡百里要申请。
最好都成为植物人。
一辈子都不离开家乡。
任何犯了规矩的人,各种酷刑等着你。
这样一来,自然天下就觉得万无一失了。
不过他还是最后放下了玉璋,虽然很粗糙,但是韩林儿还是做出了姿态。
韩林儿暂时有用。
反正没用了再杀,也废不了多少力气。
在朱元璋眼里,大臣都不可信,只有家人可信。
他对韩林所说的分裂不以为然。
什么一定会分裂?
咱的后人一定不会。
这要是韩林在身边,一定会感叹朱元璋读书读得少。
不太了解权力对人的影响。
按理说自己这么残酷的人,怎么就能觉得儿子们不会这样?
权力使人扭曲,绝对权力使人绝对扭曲。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太渴望家庭温暖了。
年轻时的悲惨经历,让他对家人有一种近乎疯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