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为何是下策(2 / 2)

朱元璋道,“他们不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吗?”

韩林解释道,“正是。但是皇帝只有一个能做,这些汗国不满意,自然是分崩离析。”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这才缓了口气,又说道,“咱想通了,那是成吉思汗没有远见,在这些地方用他的子孙镇守,后来为了帝位自相残杀,分裂了。所以朕决定了,以后占领这些地方,一定要选择信得过的人去镇守,在当地要设立郡县。”

韩林扶了扶额头,“这是分裂原因之一,主要的原因还是路途遥远漫长,当年窝阔台死了,陛下知道西征大军得知窝阔台死亡的消息,多久吗?”

朱元璋摇摇头。

韩林告知,“一年半,陛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就算打下这些地方,镇守的将领必然要反。”

“因为距离太远了,陛下在应天下一条圣旨,就算八百里加急,到达这些地方也至少需要一两个月。”

“如果当地叛乱,陛下从中原凋兵,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这么久的时间,到了也不知道当地发展成什么样了。就算平叛成功,一来一回四五年时间,这军费开支怎么可能承担的住?”

所以真的要想完成全球征服,没进入工业时代,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及时可靠的通讯系统,那是想也不用想。

做不到,完全做不到。

就靠着马车啥的,这样的地方就算打下来了。

也控制不住。

因为野心家随时都会产生。

比如朱棣。

到时候造反了。

平叛都难。

就算不造反,这些地区离中原地区非常远。

把路一毁,在天险上放点精锐。

然后把门一关。

自己就当土皇帝了。

关你朱元璋是谁。

制约朱元璋计谋的原因,就是交通工具的龟速和非常不便利的通信技术。

既没有飞机高铁,又没有电报电话的时代。

再打多大的地盘,不过几十年,也就分裂了。

还是解决不了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只能缓解。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是下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