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极为惨烈,死伤的将士越来越多,太阳当空,大家可能都饿了,叛军鸣金收兵,第一波攻击结束。
黄宗站立于东城门之上,见叛军军营炊烟四起,赶忙让士兵吃饭休息,迎接下一波攻击。
温良玉跨马来到东城门,见黄宗站立于城楼之上,下马,走了上去。
黄宗见温良玉走来,道:“二爷,叛军人多势众,要是他们不停地进攻,我军怕是顶不住,身体有可能会被拖垮。毕竟是血肉之躯,需要及时休息。”
温良玉道:“你可有什么破解之法?”
黄宗道:“去年清剿荆湖匪盗的时候,三爷用的就是疲敌之策,不停地攻打、干扰,让敌军时刻保持清醒,没有休息的时间,等我军全力攻打时,守城的敌军早已疲惫不堪,丧失了战斗力。这种战法,最适合以多打少。”
温良玉道:“那三爷可有告知破解之法?”
黄宗道:“其实不难做到,将守城官军分成两拨人,轮流休整,还是可以勉强应付的。”
温良玉道:“那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黄宗道:“你去陛下那里要份诏令,将四门附近的民宅空出来,供给将士们休息、救治之用,再给四门各配上五百来民夫,及时清理将士们的遗体,搬运走受伤的将士。”
温良玉道:“好,我这就去向陛下请旨。”
黄宗对着温良玉的背影道:“记得跟李长青将军也说上一声。”
“好。”温良玉下得城楼,跨上马背,奔向皇宫。
路上行人多多,四处乱窜,温良玉好不容易来到宫门口,下得马来。
守卫宫门的禁卫一把将温良玉拦住,问道:“可有陛下诏令?”
温良玉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为好,言语道:“麻烦你帮我通报一声,就说温良玉有要事禀报陛下。”
一个禁卫统领走了过来,微笑道:“温公子,现在是多事之秋,别介意。放行。”
宫卫站到一边,放行。
温良玉谢过宫卫统领,入得皇宫,直奔奉天殿。
很快,温良玉来到奉天殿,走了进去。
众朝臣正立于朝堂之上,人人心地不安,左顾右盼,见温良玉到来,就想问问,外边战况如何。
皇帝见温良玉进得大殿,走了过来,问道:“良玉,外边战况如何?”
温良玉俯首道:“陛下,叛军攻城未果,我来时,刚好鸣金收兵。”
皇帝见温良玉眼睛里藏着事情,问道:“良玉,你是不是有话要说啊?”
温良玉回道:“陛下,叛军人数是我军守城将士的三倍,黄宗将军怕叛军凭借人数优势,不停地攻打城门,让守城将士疲于奔命,不得休息,身心渐渐疲惫,丧失战力。鉴于此,黄宗将军特让我来向您讨一分旨意。”
皇帝道:“说,什么旨意?”
温良玉道:“陛下,就是将四门的民宅清理出来,给守城官军休息、疗伤之用,还给四门各配备五百来民夫,及时清理死难将士的遗体,及时抬走需要救治的士兵。”
齐王站了出来,道:“陛下,叛军攻来,本就人心惶惶,要是再让百姓离开他们的住所,就怕会激起民变,丧失人心,对当下不利。”
皇帝道:“靖王,此事由你去办,一定要办好。对四门的百姓好言相劝,好好安顿他们,但民宅必须空出来,让守城将士住进去。”
靖王还未说话,宁王道:“陛下,三思啊!”
皇帝道:“朝廷又不要他们的房子,一等解除京城之危,就还给他们,该赔偿的赔偿,有什么需要三思的。靖王,去办吧,不要有什么顾虑。”
“是,陛下。”靖王出列,带着温良玉走出奉天殿。
皇帝见两人离开,对着益王、苏达仁道:“益王、苏大人,你们就去军中管理后勤吧,一定要保证守城官兵吃饱,受伤的将士得到及时治疗,为国捐躯的将士得到抚恤。”
益王、苏达仁出列,起身道:“是,陛下。”
两人拜别皇帝,离开奉天殿。
皇帝起身,道:“列位臣工,想必你们也饿了,吃饭去吧。”
众臣工一个拜首,呼喊道:“恭送陛下!”
朝会散,皇帝离开龙椅,出得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