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倒的脊梁(2 / 2)

守城官军将蒿草把扔下城墙,扔向云梯,送上一个火把,城下顿时火起,火势顺风曼延,顷刻间,火海变成火山,原来那些云梯也被烧着了。

叛军一个叫苦,在火海里奔跑、打滚,还时不时来几个‘鲤鱼打挺’,看得城楼上的守军兴高采烈。

李康年见火海滔天,火山雄伟壮丽,一时难以扑灭,便沉下心来,让其他的兵马抢救伤员,只为稳住军心,告诉叛军将士,他是爱他们的,很在乎他们的生命。

城中百姓见叛军被打退,很是兴奋,踊跃参军,保卫城池,守护家园。

许闻远见叛军势大,自己坚守城池,愿与汴州共存亡,只是为了心中那份为国尽忠的傲气,并没有什么一定要守住这汴州城的意愿,便对着满城的百姓道:“乡亲们,你们做的很好了,没必要再参军入伍。我坚守城池,只是要告诉天下的官员们,坚守好自己所管辖的城池,是为官的本分,没有该是不该,也不要以为自己是文官,只能拿笔,不能拿刀。”

百姓们一听,虽不明就理,但对许闻远很是信任,便也打消了参军入伍的念头。

火势变弱,慢慢熄灭,李康年见城楼上开始军容不整,人数减少,便对着手下将领一声大喝:“你们要是想吃午饭,就开始攻城吧。”

将领们一听,对着午饭道:“将士们,城中酒楼林立,美女如云,何不攻进城去,抱上一个,喝上一杯。”

将士们一听,高兴不已地架起云梯,攀登的攀登,射箭的射箭,还在护城河上架起了浮桥,攻城车也撞向了紧闭的城门。

擂鼓声,鸣金身,号角声,惨叫声,大横木撞击城门的吱吱声,混合成一片,城外兴奋,城内惊寒。

许闻远带着两千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终因寡不敌众,城门被攻破,城墙失陷,绝大部分将士已消耗掉了一生的苦难,安然睡了过去。

许闻远带着一百来身受重伤的将士冲下城楼,想用爬满鲜血的身躯挡住叛军。

可他们尽力了,鲜血流干了,高昂的头颅也只能低下。

带着最后一份对城中百姓的眷恋,许闻远用宝剑支撑住自己的身子,伸张着双眼,死死地盯着那一批批禽兽将汴州城来了个羞辱,寂寞无声。

李康年带着兵马奔进城来,看着许闻远那双再也闪烁不出光辉的眼珠,大笑道:“许闻远,你这个老匹夫,害得我损兵折将九千来人,你可知罪?”

许闻远静静地跪在地上,双手死死地抓握着宝剑,剑柄顶着自己的下巴,像极了一个木桩,更像极了一根柱子,耸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支撑着大夏国这栋屹立不倒的大厦。只有那双合不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远方,好像述说着这世间无数个苦难。

他早已睡去,要是能重新再来,十八年以后,应该还是一条好汉。

但他情愿坚信,等到那个时候,天下已是太平之天下,百姓已是幸福之百姓。

他还会选择读书,做个文人,用智慧报效家国,而不是用勇武。

李康年看不惯许闻远那目空一切的神情,对着他僵硬的身躯就是一脚,大喝道:“将他五马分尸,告慰那些死难将士的在天之灵。”

凌风一个欢笑,叫来士兵,将许闻远的尸身一个捆绑,绳子绑到五匹马上。

一声令下,五匹骏马一个散开,只听见吱吱几声,许闻远的尸身变成五块,没有鲜血,也没有痛苦,有的是一份信念,为家国而死,死得其所,那怕是死无全尸。

那些被羞辱过了的百姓见之,对着许闻远一个拜倒,大声道:“知府大人走好!”

声音散落,几个拜倒,好像要将许闻远的魂灵送上天际,安息到上天的怀抱里。

石进堂见百姓对许闻远念念不忘,便怀恨在心,带着士兵对着那些跪倒的百姓就是一顿鞭子,打得百姓皮开肉绽,身上无一块好肉,满脸爬满血水,还不肯住手。

李康年见百姓对肉体上的痛苦无动于衷,赶忙下令道:“谁要是再在城中欺辱百姓,军法从事。”

凌风站了出来,道:“军师,我们不欺辱她们,疼爱她们好不好!”

顺手抱起一个美女,走向一间暗无光亮的房子,里面装满了冤魂,全是为了贞洁而献出生命的美丽。

李康年见之,苦苦一笑,小声道:“难道我真的错了,遗忘了什么是忠义?”

一个惨叫声从暗无光亮的房子里跑了出来,回复道:“你早忘了!你只知道自己的感觉好,就是幸福,可不知别人的感觉不好,是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