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襄王犯困(2 / 2)

华夏风雨情 砚山观月 1307 字 1个月前

襄王一听,说道:“依军师之言,我该速往商丘,帮我三叔凝聚军心。”

刘文心道:“殿下速往商丘,主持战事,那最好不过。但也要听取各路将领的心声,无须一味用强,见好就收,稳住战局为重。”

襄王道:“好,就依军师之言,我此去只为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用兵之事,全由我三叔跟其他各路将领做主,绝不做错放言语。”

刘文心道:“殿下英明,定能化解困局。”

襄王起身,对着众将领道:“那大家各回各位,加紧备战,守住黄河,争取一战定胜负,扭转战局,消除朝野上下惶恐不安之心。”

刘文心举起手来,大声喊道:“朝廷必胜,叛军必败。”

黄宗带着黄不佑、杨律钦、杨广利、左斌、何文天、于英俊等将领大声喊道:“朝廷必胜,叛军必败!”

襄王带着温良玉跟着一起呼喊,声音聚满营帐,四散扩展,回响十里。

众将领跟在刘文心的身后,出得中军大营,四散开去,只为备战御敌。

襄王带着温良玉、卫恒,将众将领送出营帐,说道:“卫恒,备马,带上府兵,速往睢阳。”

“是,殿下。”卫恒出。

襄王道:“二弟,你说老三既已消灭了漠北的七万大军,为何不东出冀北,而在那里观望?”

温良玉回道:“大哥,三弟乃千年难得一遇的正人君子,绝不会生长异心的。他之所以不急着东出,该是怕安思景觉得冀北不保,全力攻打京城,京城就此陷落。”

襄王边走边说道:“二弟,不是做大哥的心存疑心,可这叛军来势实在凶猛,京城已有百姓逃离南下了,要是我们这里的战事再无起色,就算我父王不愿剥夺我的统帅之位,我也该自动回京请罪了。”

温良玉道:“大哥,朝廷兵马一败再败,各路守军对叛军畏之如虎,要是防御不到位,一旦溃败,京城陷落,人心一散,天下真就怕要大乱了。再来挽回,实如登天,没个十年八年的,怕是不成。忍耐一时,稳住局面,消除隐患,是为大智之举,大哥应当坚守此念才是。”

襄王道:“其实我也知道,老三忠贞不二,一心为国。当年要是没有你们,我也真就难逃一死,更别说能成为今日之储君。可我也是个人,一旦心中藏着恐惧,猜忌之心自然而来,毕竟身在皇家,我华姓一族的命运跟大夏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不由得我不为此忧虑,你们得体谅我。”

温良玉道:“大哥放心,小弟其他的没有,就深知一条,主上忧虑,是臣子的不是。”

襄王道:“二弟,此次去睢阳,你看我用什么身份去为好?”

温良玉道:“大哥,陛下的旨意,你只需让刘大将军一人知道就行。对待其他的将军,就以慰劳军士、鼓舞士气为由,安定人心为上。”

襄王道:“好!那日结拜之时,廉大人说,有你跟三弟相助,大事有了三分胜算。今日看来,此言非虚。你温润如玉,洗净人心污垢;三弟勇武如虎,谋略无人能及,我真是有福之人。”

温良玉笑道:“大哥坦诚,从不欺心,能跟着大哥为华夏谋福,我与三弟才是有福之人。”

襄王高兴道:“好,二弟,就让我们兄弟仨,以刘关张为榜样,肝胆相照,永世同心同德,为华夏谋尽福祉。我出身比刘备好,起点比刘备高,愿我们创造的功业也比他们大。”

两人一阵笑语,出得帅府,卫恒牵着马,带着二十亲卫,候在一旁。

襄王与温良玉接过马缰,跨上马背,朝着睢阳飞奔而去,卫恒带着亲卫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