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解除后顾之忧(2 / 2)

华夏风雨情 砚山观月 1865 字 1个月前

谁知陈亮在数落秦归寿的罪恶时,没有保留余地,全军将士听过,对他恨之入骨,群情鼎沸。

王猛见之,实难对他网开一面,一个闭眼,郭凯带着两名将士走上前去,将其拿下,一个斩首示众。

秦归寿脸挂笑容,心中坦然,也算得到了最好的归宿,跟他的将士们同来同去,永远同在,去到阴曹地府,他也可以大说一声,你看,我并没有抛下你们,独自求生。

身为军人,难得遇见这么敢于拼命的对手,怀着一份敬意,将所有士兵的尸体堆到一起,一把大火,将其焚烧,再挖上一个大坑,将其骨灰埋葬,深深一躬,为其送行,往生极乐。

清理好战场,王猛带着手下的将士们,带上受伤的战友,牵上敌军留下来的战马,出得繁峙,回到雁门关,稍作休整。毕竟每一次战争都会带来伤口,需要疗养愈合,更别说对那些伤残的将士进行安抚,对有功之人进行嘉奖。

回到雁门关,大军被郑经、肖史、吴风等一个安顿,伤兵在张继承、华传的营帐里进行疗伤,有功之人得到嘉奖,王猛带着将士们将肚子填饱,立马开启下一步的军事部署,毕竟东边的安思景兵锋正盛,所向无敌。

聚于决事堂,王猛坐于帅位之上,对着身前的将士们送去一顿友善的目光,开口道:“北狄骑兵现已被全数剿灭,金明王痛失七万精骑,目前再无兵威南下,我们的敌人就是安思景的叛军,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过时不候。”

朱大咖第一个站起身来,大声道:“大帅,这有什么好想的,跨越太行,直捣安思景的冀北老巢。”

陈亮听之,欢欢一笑,附和道:“就是吗,由朱大咖将军带队,直扑冀北,截断安思景的退路。安思景见回归无望,定会一鼓作气攻下京城,到时,皇帝都不知道该往那里去了。”

朱大咖一听,觉得自己有些冒失,冷气横秋地坐回原位,不再言语。

王猛将余清看了一眼,说道:“余叔,分开这么些天,你就没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

余清站起身来,浅浅一笑,说道:“昨日得报,安思景的叛军豪气冲天,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短短数天,就打到了黄河边上。我昨日想了想,好像朝廷的兵马没想过要守住黄河以北的土地,有可能将兵马驻守在以商州为防御前沿的阵线上,那就等安思景的先头部队越过黄河再说。反正通往关东平原的几个要塞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下,进攻冀北,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等朝廷的兵马起得一场胜利,能鼓舞守军士气再说。”

陈亮接话道:“大帅,余老言之有理。我们要是现在就攻打冀北,安思景定会全力以赴地攻打京城,到那时,朝廷的守军没有全面布防到位,京城无险可守,定会陷落。不如先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将兵马屯于各个关隘,等朝廷的守军取得一场胜利,将各路守军的士气鼓舞起来,能挡住安思景大军的冰锋时,我们再东出,一鼓作气拿下冀北,与朝廷的守军一起,对叛军来个南北夹击,一举破之。”

王猛起身,大声道:“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异议,有就说,不分彼此,好的采纳,不够成熟的,保留,加以完善。”

众将领一个起身,齐声道:“军师深谋远虑,我等拜服。”

王猛将大堂环顾一眼,说道:“好,就依军师所言,招兵买马,屯兵关隘,得闻朝廷捷报,立马冰锋直指冀北,消灭叛军。”

众将领回道:“谨遵大帅将令。”

王猛道:“肖史、吴风、司马横听令,委派你们三人协同郑经将军就地招募新兵。”

郑经道:“大帅,你打算招募新兵几万?”

王猛道:“我们现在的兵马整合起来,足有十万之众,招募五万足以,意在镇守并州。”

郑经、肖史、吴风、司马横站了出来,齐声道:“谨遵大帅将令。”

王猛对着全堂将士们道:“你们快速将手头的工作安排到位,有老婆孩子的回家省亲,一旦开战,就别想着了。速去速回,如若误了军国大计,军法从事。”

众将领一个齐声:“谢大帅体恤,绝不误了军国大计。”

王猛道:“那就散了吧。”

众将领出,王猛忧心忡忡,写满一脸。

陈亮见之,问道:“刚取得大捷,大帅为何忧心忡忡?”

王猛道:“我不知道该不该派兵南下,帮助我大哥坚守城防。”

坐在一旁的益王道:“大帅,要不我回京城吧,把你们的想法禀报父王,免去不必要的误会。”

余清接话道:“我看行。”

王猛起身,说道:“那好,我让我那几个师弟带兵护送你。”

益王道:“要不我顺便将如心她们也带回京城吧,免得我父王操心。”

陈亮与余清一听,脸色立马暗了下来,心绪一片杂乱。

王猛笑道:“好!”

言语落,王猛搀扶着陈亮,同着益王、余清,走出决事堂,向着休息地寻去,他们也实在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