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走上点将台,接受将士们的行礼问好后,重重地吸了一口气,大声道:
“将士们,由于你们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戎骑兵,这西北将会迎来数年的安宁。
你们是大夏国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不管他人能不能记住你们的名字,只要我们自己记得自己就行,因为我们无愧于天下,无愧朝廷,无愧于深爱着和平的人们。
很多兄弟在这次战斗中,伤了,残了,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就是来流血的,就是来牺牲的,我选择了一项无比光荣的职业,从军,保家卫国。”
下边送来一片热烈的掌声,王猛换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朝廷的诏书马上就要下来了,让我带着你们东进并州,继续那保家卫国的使命。
可能有一少部分兄弟要被送回家,不是由于别的,是由于你们为大夏国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大夏国应该让你们过好后边的日子,不应该再让你们忍着伤痛,过着朝不保夕的凶险日子。
我听郑将军说,很多兄弟舍不得离开军营,要继续为国效力。
这是好事,这是我们大夏国的精气神,值得永远珍惜与传承。
但,你们已经为大夏国做的够多了,做的够好了,大夏国的美好未来,要是让你们这些人全力承担,这未免有失公允,这不是一个大国该拥有的气象。
我们不能忘了,我们作为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家国免遭欺辱,是为了身边的兄弟姐妹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你们也是大夏国的一员,你们有权力享受美好的生活,你们为国负了伤,国家就有义务让你们得到休养,而不是让你们拖着伤残的身体,再上前线,拼杀于疆场。
要是那些兄弟被留了下来,不能跟着大家东进并州,你们千万不要难过,不是大家想抛弃你们,而是大家想用自己的身体,挡去敌人的刀光剑影,让你们能好好地活着,亲眼看到,你们的战友是怎样消灭那些乱我华夏的敌人。”
声音落下,好多双眼睛热泪盈眶,好多张嘴里发出动人的歌声。
王猛望着那些流着情感的眼睛,听过那些美丽的声音,声音放大了起来:
“将士们,手足兄弟们,我昨晚跟四十来位将领来了一个小型会议,大家一致通过,我们这只军队从今天开始,取名为‘承德军’。
承祖先之德,举前人之大义,护我华夏之万世太平。
不管是那些为国牺牲了的将士;还是你们当中那些不能东进并州的将士;还是我们这些,由于你们冲锋在前,英勇牺牲,而免受伤残的将士,都将是我们这支军队的一份子,我们将同用一个名字,‘承德军’。
以后,我们不管在那里,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可大声的说出,我们曾在‘承德军’里服役,我们永远是‘承德军’的一份子,‘承德军’就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魂,更是我们大夏国一把拥护和平的利剑。”
下边掌声震天,欢声盖地,激情万丈,久久不能停息。
王猛等掌声停了下来,大声喊道:“将士们,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该训练的训练,该休息的休息,一起守望那个美好的明天。”
声音落下,郑经令旗一挥,马背上的将领们,带着各自统辖的兵马,分散开去。
王猛看着那些舍不得离去的将士的背影,深深的一个鞠躬,掉落下那让人无法平静的泪水,他将跟他们永远同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等将士们全部散开,王猛擦抹干泪水,对着郑经道:“这里就由你负责了,我得回枹罕了。”
郑经回话道:“是,大帅。”
王猛走下点将台,话别郑经、肖史跟陈鲲,回到中军大帐,要回白马,跨上马背,向着枹罕城奔腾而去。
全军将士听过王猛那发自肺腑的声音,激情高涨,内心澎湃,久久难以安静。
在校场操练的,比以前更为自觉,更为努力;在休养间休养的,比往日更为静心。
郑经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走进了那些伤残将士的营帐,用一颗写满真情的心,递上一块雕刻着‘承德军’三个大字的牌子,将那些将就被遣送回家的将士们安抚了下来。
那些伤残的将士们接受了安排,因为他们的双腿受到了伤害,无法行动自如,他们觉得留在军中,就是对战友的一种拖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
在无数个恋恋不舍中,他们两眼装载着泪水,告别了这座营寨,被送往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他们满载希望而来,为国建功,保家卫国,成为一个驰骋疆场的真英雄,成就一番美好的功业。
可,世间的事儿就是那么的无常,一战下来,他们伤了,残了,再也不能驰骋疆场了。
他们是不幸的,刚见过那血雨腥风的疆场,就得退回家去。
他们也是极为幸运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刀剑、弓弩,让他们身边的战友免受伤害,能继续为国效力,为国杀敌。
在无数个泪水中,他们被那些亲爱的战友,用情怀送出了营寨,走向那个既让人向往,又让人难受,平静如水的生活。
那里没有激情,没有雄心,更没有壮志。
但他们不会孤独,因为他们手中有了一块牌子,镌刻着‘承德军’三个大字的牌子,只要他们的战友没有死干净,他们将永远活在华夏的土地之上,屹立不倒。
承,祖先之德;举,先人之大义,护我华夏之万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