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火红的朝霞普照大地,虽然天气有些寒冷,节日气氛依然热烈,城里四街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东西街一支秧歌队,南北街一支秧歌队,两支秧歌队就像比赛似的随着唢呐声和鼓点声翩翩起舞。按照习俗,临街铺面哪家门口摆放一个小饭桌,饭桌上摆着点心茶水,秧歌队就要在这家门口表演一场,在表演之前可以稍作歇息,吃点心喝茶水,这时店主先燃放鞭炮,然后秧歌队开始表演,表演结束店主还给些辛苦钱。表演的曲目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有美猴王耍金箍棒,有猪八戒背媳妇,有跑旱船、骑毛驴、踩高跷、舞彩龙等等,看那一条长长的彩龙上下翻飞,犹如腾云驾雾;孙悟空把金箍棒舞的出神入化,精彩绝伦。要说最厉害的当属踩高跷,技艺精湛,花样繁多,能跳跃、跌叉、翻跟头,还能向后弯腰用嘴去叼小饭桌上的点心、烟卷,相当惊险!围观的人们都齐声喝彩,掌声雷动。
满大街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有卖糖葫芦的、卖的、卖瓜子糖块的、卖烤白薯的、卖煎饼果子的、卖油炸糕的、卖烧饼的、卖各种水果的,还有卖布娃娃、拨浪鼓、金箍棒、玩具枪等儿童玩具的,各种小卖数不胜数。
程佳妮骑在爸爸的脖项上,两条小腿顺在爸爸胸前,一只手扶着爸爸的头,另一只手攥着一串糖葫芦,一边吃,一边看,一边乐。他们东街也看,西街也瞧,南街也转,北街也跑,别看大冷的天,把个程启琨累的通身是汗!差不多都看遍了才回家,午饭后大家赶紧休息,因为晚上看灯一定更累呢。
一家人早早吃了晚饭,不等天黑就忙着往街上赶,赵国凡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相机,程启琨领着女儿挽着岳母,一路上说着笑着很快就到了城里。百货大楼门口的音响播放着王洁实谢莉斯唱的《祝愿歌》,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欢乐气氛。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山人海,绚丽多彩,简直是灯的海洋,到处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方的、圆的、六角形的,有的灯面上画着美丽的花朵、小鸟、蝴蝶,还有的贴着漂亮美丽的剪窗花,还有各种物品形状和动物形状的仙桃灯、苹果灯,看那玉兔骑着月牙形的花灯来回飞舞,巨大的花生角灯不停地开合露出里面紫色的花生米,大白菜灯有蛐蛐上下爬动,孔雀灯随着音乐慢慢开屏。商业局门口的一个巨大粉红色荷花灯吸引了很多观众,荷花鲜艳无比,花瓣一开一合的,还有大片的荷叶像手掌一样捧着荷花,花盆里是蓝色的绸子做的“水”,底下吹风机吹的绸子“呼啦啦”抖动着,好似水面上的层层波浪;在文化馆门前悬挂着很多有趣儿的灯,有成语故事的,有寓言故事的,有猜灯谜的;因为是乙亥(猪)年,畜牧水产局门口挂的是大肥猪灯和鲤鱼灯;邮局门口挂的是会飞的信鸽灯;最具特色的是县医院门口那台大型ct灯,跟真实的ct机一样大小,而且也像做检查那样来回运动,非常逼真,旁边还站着一个漂亮的护士模型灯,她的嘴巴一张一合的,伴随着动听的轻音乐,播放着介绍ct检查的常识,因为县医院购置ct机时间不长,大多数老百姓都不知道,正好借今晚的灯会做一下宣传,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山区来说,ct机是最先进的新型医疗设备了,很多人都没见过,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五彩缤纷的花灯令人眼花缭乱,程启琨忽然觉得好像忘了什么事?哦!是了,他想起来了:“今晚不是正月十五嘛!刚才只顾看花灯,怎么能冷落了月亮?”他举头仰望,只见皓月当空,分外明亮,仿佛也在凝眸观赏山城热闹的元宵盛会;还有群星闪烁,就像无数盏花灯给节日增光添彩。
青山县多年来少有这么热闹的元宵节,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人挨人、人挤人,举步维艰。程佳妮骑在爸爸的脖项上,坐的高看得远,晃着小脑瓜四下张望,发现哪里有新鲜好看的,就用小手拍打爸爸的脑门,指挥着:“爸爸去看那儿”,程启琨赶紧挤过去,看了一会儿她又拍打爸爸脑门:“爸爸再去看那儿”,程启琨再奔到那儿去看。他们逛遍了四街,拍了很多照片,太累了,人们开始渐渐散去,程启琨一家四口一边谈论着花灯的趣事一边往家里走,到家里吃了元宵各自安歇。
这个元宵节让程启琨很是兴奋!他躺在床上,一幕幕热闹祥和的场景还在他脑海里回放着,想着想着,又来了创作诗词的灵感,赶忙打开床头写字台上的台灯,顺手拿来笔和本,在被窝里细细地揣摩了一会子,填了一首词曰:
西江月
山城闹元宵
乙亥元宵盛会,
山城酒绿灯红。
高跷旱船舞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