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职御史大夫-姓名管仲-政绩-零。
……
……
在始皇不断调整下,大秦的所有将领、战士及文官信息均被详细记录。
每个人的眉心都短暂地浮现了一座微型天碑,但这一现象转瞬即逝,无人有所察觉。
对于武将的晋升,制度较为直接,依据大秦十一军功制,每消灭一名敌军即可获得一点军功。
而文官的晋升则较为复杂,由于他们很少直接参与战斗立功。
然而,始皇想出了一种比蒙毅的考核更为完善的方案,将两者相结合。
这个方案是利用天碑的自动记录功能,自动评估文官的学识、才能、政绩、品德和忠诚度,从而自动推荐合适的官职。
此外,政绩每日更新一次,每日的最高得分为十点,象征着卓越,而最低也是十点,意味着极差。
这些分数是可以累积的,比如两天的累积分数就是二十点,相对应的军功也是如此。
天碑的设立,发挥了显着的监控功能。
若官员德行不端,政绩自然下滑,一旦查实,抱歉,只能将其投入禁闭或解除官职,若是情节特别严重,将直接执行死刑。
同时,文官职位众多,如廷尉史、大夫。某些职位并非仅限一人,可能有多达数十甚至上万人担任,例如舍人,只要有能力,就无需担心无官可做。
尽管晋升至九卿之列颇为困难,但其他官职还是有机会的。
始皇对此表示极度满意,认为这天碑更像是监控碑,专门用于监视从里长到丞相的各级官员。
而神道戒内九十万蒙恬的大军,看到天碑上刻有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修炼,充满了好奇。
连十八骑和那些校尉也感到惊讶,不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然而,始皇并未向他们解释,只是督促他们继续修炼,争取在出去之时能够一鸣惊天地。
始皇其实也充满了好奇心,但他更想先看看结果如何再作评判。
毕竟,如果文臣武将们知道无时无刻不受到监视,恐怕会惊恐不已。
他想要的,是他们的自觉自律……
时间飞逝,新地一天来临。
现在是始皇历始年始月始日七时。
在萧关的大营中,始皇站在高台上,俯瞰着密集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下面的军队被划分为一百个方阵,来自大秦的一百座城池,每个方阵都由一名募卫领导,总兵力达到五百万。
所谓募卫,即是专门负责征兵的官员,隶属于郎中令章邯,亦可称为幕郎,直接受始皇指挥。
“朕无需多言,你们之中有修炼者,也有凡人,既然来到这里,就都应为朕,为大秦,勤加修炼,开拓疆土。”始皇宣布道。
“开拓疆土。”声音响彻云霄……
始皇意识一动,除了募卫之外的五百万大军全部被收入神道戒中,开始了修炼。
他之所以事事亲为,实属无奈,神道戒唯他独有,不可转赠他人,只有这样,大秦才能迅速崛起。
否则,不知要等到何时……
始皇环视一圈募卫,“继续执行你们的任务,返回各自的城池,招募兵员等待朕地通知。”
募卫齐声应道:“遵旨。”
在始皇的注视下,一艘艘飞船升空,转眼间便消失在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