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年 征讨满俊之乱(2 / 2)

就在西门快要被攻破之时,幸好城中的援军及时赶到,与西门的守军一起,拼死抵抗,才又一次击退了叛军。这一战,双方都死伤惨重,固原城的守军疲惫到了极点,可好在城池依旧坚守住了。

林文轩看着那战场上的惨状,心中满是悲凉,他从未想过这战争竟是如此残酷,平日里鲜活的生命,此刻在刀光剑影下变得如此脆弱。

朝廷这边,得知固原城遭受满俊叛军的多次攻击,却依旧坚守住了,对城中的守军大为赞赏,同时决定派遣大军前来征讨满俊之乱,任命项忠为统帅,率领大军赶赴西北。

项忠率领大军一路疾驰,很快来到了固原城附近。他先是与固原城的知府等人会面,了解了满俊叛军的情况,而后说道:“诸位坚守城池,功不可没,如今本帅带来了朝廷的大军,定要将这满俊叛军彻底剿灭,还这西北边境安宁。”

项忠随即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派出多路探子,去详细探查石城周边的地形以及叛军的布防情况,同时整顿大军,准备粮草物资,确保万无一失。

林文轩听闻朝廷大军来了,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想着这下终于能彻底平息这场叛乱了。他主动找到项忠,向他讲述了自己之前参与守城时对叛军的一些观察和了解。项忠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书生,心中颇为赞赏,说道:“林公子虽为书生,却有这份心系百姓、为守城出力的心意,着实难得,你所讲的情况对本帅也很有帮助,待平定叛乱后,朝廷定会嘉奖你等有功之人。”

经过一番细致的探查,项忠对石城的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他发现石城虽地势险要,可也有一处山谷,是叛军进出的必经之路,且防守相对薄弱些。于是,他决定在那里设下埋伏,然后派一支佯攻部队从正面攻打石城,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待叛军出动主力来应对时,伏兵杀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作战计划定下后,大军便开始行动。那支佯攻部队在一位将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石城进发,一路上喊杀声震天,做出一副要全力攻城的架势。

满俊在石城中得知朝廷大军前来攻城,赶忙召集手下,准备迎战。他登上城墙,看着城外的朝廷大军,心中虽有些忌惮,可想着石城的险要,也并未太过惧怕,便指挥着叛军做好防御,同时派出一部分兵力出城迎战。

双方在石城城下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一时间,硝烟弥漫,战况十分激烈。就在叛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正面战场时,项忠率领的伏兵悄悄地摸到了山谷两侧。

待时机成熟,项忠一声令下,伏兵四起,从山谷两侧朝着叛军冲杀过去。叛军顿时大乱,被打得首尾不能相顾,死伤无数。满俊见状,大惊失色,知道中了埋伏,赶忙带着身边的亲信,想要突围逃走。

可朝廷大军岂能让他轻易逃脱,项忠亲自率军追击,一番激战之后,终于将满俊擒获。其余的叛军见首领被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朝廷。

至此,满俊之乱被成功征讨平定,西北边境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固原城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欢呼庆祝,那喜悦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城市上空。

林文轩站在城中,望着那欢庆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担忧守城,到参与守城的种种艰难,再到如今叛乱被平定,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内乱与平定情况,且与大明征讨满俊之乱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也偶有地方势力的叛乱发生,多是因土地分配不均、赋税过重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的豪族或民众心生不满,进而起兵反抗。朝鲜朝廷在平定这些叛乱时,通常会先派遣官员去了解叛乱者的诉求,尝试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若谈判无果,则会派遣军队进行征讨。与大明征讨满俊之乱相比,朝鲜更侧重于先通过和平手段化解矛盾,体现出不同国家在处理内乱时理念上的差异,不过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割据,战乱频繁,叛乱更是家常便饭。大名们之间时常为了争夺领地、资源等发生冲突,内部也会有家臣或武士集团的叛乱。在平定这些叛乱时,大名们主要依靠自身的军事力量,通过武力征伐、拉拢分化等手段来解决。有的大名会以丰厚的赏赐拉拢叛乱者中的一部分人,使其倒戈,然后再集中力量打击顽固分子,这与大明征讨满俊之乱中运用计谋、设伏等军事策略有相似之处,只是日本的情况更为复杂多样,是在诸侯纷争的大背景下各种利益交织的结果。

法兰西王国在中世纪晚期,面临着诸多内部的动荡,像一些城市的市民阶层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利,会发动起义;封建领主之间也会因为领地争端等问题产生矛盾,甚至爆发武力冲突。法兰西国王在平定这些内乱时,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骑士军队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会借助教会的力量,宣称叛乱者违背了神的旨意,以此来争取舆论支持,同时还会在事后采取一些安抚措施,如给予市民一定的特权,调整领主之间的利益分配等,这和大明征讨满俊之乱后恢复边境安宁、安抚百姓的做法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内乱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不过法兰西涉及到王权、教权等多方面的协调,情况更为复杂。

奥斯曼帝国在其强盛时期,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内部的叛乱情况也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民族、部落或总督等,有时会因为宗教信仰差异、税收政策不满、权力争夺等原因发动叛乱。奥斯曼帝国在平定叛乱时,会充分利用其多元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派遣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或宗教人士去进行调解劝说,若调解不成,再动用军事力量。而且在军事行动中,会注重对不同民族士兵的调配,发挥各民族的优势,这与大明征讨满俊之乱根据地形、敌人情况等制定作战计划有相似之处,都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应对叛乱,只是奥斯曼帝国由于其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在具体操作中面临更多的协调和管理难题。

意大利半岛上的诸多城邦国家,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邦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时常引发一些动荡。不同的家族、政治派别之间为了争夺城市的控制权,会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发动武装冲突,可视为一种小型的“叛乱”。城邦在平定这些问题时,通常会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