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开荒(2 / 2)

张洪并不着急,今年做好了这么多的准备,即便是8000亩土地,按照一组犁一天犁2亩的速度来计算,拥有80副铁犁的熊部落,完全耕完也只要一个月的时间。

更何况熊部落不仅仅只有80副铁犁,还有更多的牛在驯化中,还有更多的犁在炼铁厂打造。

熊大等人带着各自的队伍在三块地上开垦,张洪则带着族中的一些女性筛选种子。

去年秋冬季的时候已经筛选过一些合适的种子,但数量不够,只有2000多公斤,差不多只能满足三分之二的种植需要。而且今年还要帮助其他部落种植,这些种子也要考虑进去,按照每个部落犁地犁上500亩计算,至少还需要近3500公斤的种子。

这些实在是没有办法满足了,总共就收获了8万斤,而且这其中已经吃掉了不少,剩下来的大个头的粟籽,能当做种子的,也就堪堪3000多公斤。

为了保证每个部落都有种子可用,只好降低一些标准,再凑齐3000公斤种子再说。

去年的试验田,通过充足的水肥和驱虫以及田间管理,整体上来说效果很好,种到地里长出来的粟苗普遍要比其他种子长出来的大,而且结的粟质量也更高:空壳率更低、粟穗更重。

今年也准备这样来做,不仅仅将整个南边300多亩的熟田当做实验对象,还在东边也种上了一些,并且还将这种方法用在部落其他植物的种植上面,比如菽、绿豆等。

能够让一块农田高产的方法有很多,在没有化学药剂、各种人工化肥的原始社会,所依赖的,就是肥沃的土地本身,还有发酵后的粪肥,另外,再加上田间管理,这样才有可能有较大的收获。

在即将开垦的6000多亩土地上,除去当做种田、试验田的500亩粟田,剩下的还要再分割出大概500亩,用来种植菽。种菽倒不用跟种植粟一样,一垄一垄地洒种子,而是需要用“播”的方法:只要在修整好的田垄里,每隔一段距离,就刨个小坑,捏上2-3粒种子放进去,再刨点土盖起来就成。

即使是这样,每亩也要大概6-10万粒的种子,保证每平方米在80-120粒左右,大约每亩10斤。以部落筛选出来的种子来看,还差个1000多斤,毕竟冬天的时候发了不少豆芽,吃了不少豆腐。

张洪也颇感后悔,当初就是嘴馋,而且闲的手痒,要是当初忍住不吃的话,种子肯定能留下不少,至少不会在种子上有这么大的缺口。

没办法,只能将一些不怎么饱满或者个头小一点的用来充当种子了,反正田地是不能空在那里,总归是有点收获,希望能够在土地的滋润和人工的干预下,能够结出更加饱满的黄豆吧。

这件事也给他提了个醒,以后一定要储备好足够多的种子,防止类似尴尬的事情再发生。

这500亩黄豆,张洪准备种植在新开垦的土丘附近,因为黄豆的根具有集氮的作用,随着今年部落土地开垦的面积急剧扩大,粪肥严重不足,只好先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提升土地的肥力。

土丘周围还有很多适合种植苜蓿草的地方,这些也需要进行简单地开垦,至少要把上面生长的一些野草都给清理出来。既然是种植,就需要人工干预,毕竟合理的种植要比随便洒一把种子靠天收,收成绝对更高,能得到的青储饲料也就更多。

去年冬天这些青储饲料再搭配上一些制作豆制品的豆渣,保证了牲口们的口粮,可谓劳苦功高。而且今年部落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就是扩大牧草的种植面积,提升部落青储的库存量。

要知道,部落喂养这些牲口所需的草料,基本上就是从熊山北面和周围种植的苜蓿草上面收割而来的,随着部落牲口群的扩大,这些草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牧草。

当然,要是现在突然有一大块草原,熊部落就没有这个必要专门种植了,天然草场,让张洪很是垂涎。

去年种植的紫花苜蓿,割了4茬,每收割一次,能得到500-1500公斤鲜草不等,平均下来亩产在5000公斤左右,晒干成干草,也能有个1000多公斤。

从去年夏天开始,北面的山坡上就连续不断地产出这种深受部落喜爱的饲料,也在冬天养活了成群的马牛羊等牲口。去年最后一茬苜蓿草,收获了2000多斤的种子,按照每亩5斤播种量,足够把土丘北面——那块没有开辟成粟田的土地给种满。

去年的时候,部落周围移栽了很多果树,在春雨的滋润下也开始发芽,它们移栽的时间尚短,至少还要2年左右,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不过现在部落的食物很多,来源也丰富,这些果树目前还派不上大的用场。

种植业对季节的要求很高,虽然张洪说不在意速度,但族人们都想着早点给干完,还要投入其他的事情。这些天部落的族人们很是忙碌,种地很是辛苦,基本上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拉着牛车、驴车,带着工具和犁,去各个方向开垦土地。

新开的土地需要用犁翻过一遍后,再用耙耙上1-2趟,将土壤里面的硬块、石头、树根、草根地被清理干净,然后才能进行种植。这个时候,如果要想提高产量,就需要族人起垄。起垄用铁锹,在耕好的田中,沿着一个方向铲出一条宽在10-15厘米、高出地面5厘米左右的垄,相邻两条垄的距离也在10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播撒在垄上面,再覆土。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有: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所以在部落的耕地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头牛拉着犁往前慢慢地走,后面跟着两头驴子拉着耙,耙上还站个人;耙后面则跟着两个族人沿着耙过的土地,起垄;

经过一个多月的耕种,部落周围的几千亩土地全部被撒上了粟种,有些种植的早的土地上,已经有不少粟开始发芽了。为了防止鸟类在田里破坏新芽,每天都有族人沿着田地里的田埂进行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