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前时代,随着锻打技艺的不断提升,部落制造出来的锯子已经能够满足分解木材、制成木板的要求,再加上凿子、刨子等木工工具的设计和使用,现在产出的木板,表面光滑,厚度也逐渐地变薄。
“一二一,一二一……”在木工房,树杈和熊奇等人正拉着长锯,将一截齐腰粗的圆木给锯开,被锯下来的木头掉在地上,溅起一团灰尘。“这把锯子要比之前用的方便多了,拉起来也更省力。”
“是啊,以前的锯一会儿就得歇一会,把锯齿重新给敲打一下,不然就掉齿了,”熊奇抚摸着锯子的把手,“听族长说,是因为铁里面含碳量太多了的缘故,就容易脆,一不小心就会断。”
“族长总是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不过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树杈挠挠头,从旁边的陶壶里倒了一碗温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又倒了一碗给熊奇,“要是让我选,我宁可把上课的时间都用来锯木头。每次考核,族长都对我们几个很生气。”
熊奇接过水,“你就只想着不动脑筋的事情,族长都说了,什么知识改变部落,你们几个老师拖后腿的,每次考核都垫底,族长当然生气了。”
随着张洪在部落里推行的识字课程和数学基础,现在大部分的族人掌握的文字都在1000个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日常沟通交流所需,现在部落里的人都能在黑板上写字,张洪传达的一些命令,也能很容易地被族人们接受并理解。
而在识字的过程中,熊黑和熊巫两人算是学习能力最高的,毕竟之前祭祀的时候,要将一些现场情况给画下来,用文字记录跟画下来相比,更轻松,接受的程度也更高。
另外就是数学的大力推广了,现在部落里的人大部分能够从1数到100,部分经常种地、放牧的族人,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不过对于乘法或者除法,还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接受并理解,在实际生活中,用的最多的还是加法和减法。
张洪规范了“度、量、衡”的标准,托这个福,熊部落对于物品的重量、面积的大小、长短、体积都有了规范,比如1斤分为10两,1米分为100厘米,1石分为10斗等等。
这些度量衡的使用范围,随着贸易队的足迹,也逐渐向周围的部落扩散,各个部落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熊部落的这些标准。
“唉,想想熊雨真是幸福,能跟着贸易队出去,不用被挨打。”
“人家熊雨已经掌握了很多数字和计算,更别提那些文字了,你以为都跟你一样,我好几次都看到他在晚上的时候去宗庙那边点灯练字了。”
“啊?这……这小子不是说跟我们一起挨揍吗?怎么能这样?”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要是不学习,你觉得族长会让他带着贸易队去四处跑吗?”
……
锯子的使用,让木板能够被解的很薄,所做的东西也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精美。这其中,风箱给炼铁这边提供的帮助很大。
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行炉”用木扇鼓风;守城时熔化铁水,向敌人泼洒,或将铁水装入土瓶内,抛向敌人。“行炉”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时期——李筌着《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已有文字记载。
将原本用于烧制陶器的转轮风箱进行了改进,熊部落已经升级了木箱的材料和样式:用木板、兽皮等制成的风箱,长约一米二,宽和高都是40厘米左右,尾端用木板密封起来,只留有两个圆孔用于吸气和出气,一个孔出气的时候,另外一个吸气,区别就在于这两个孔都钉了一块比孔洞大上一圈的硬皮:一个在风箱里面钉了一块兽皮,一个在风箱外面钉了一块兽皮,而且不是完全钉死,只钉几个钉子让它不会脱落;
箱体里面,用两根鸡蛋粗的木棍作为推拉杆,在另一端也用木板封起来,只留两个孔让木杆推拉。
往前推推杆,风箱里面的空气经压缩后通过进气口和木质管道,吹向炉子里,增加氧气含量,提高煤炭的燃烧温度;推到底后,往后拉推杆,原本出气的孔让气流推着兽皮堵住,而原本进气口的兽皮则被推开,风箱重新开始进气。如此反复,炉子里的煤炭就能充分燃烧,温度也要比之前高很多。
将炼铁产出的铁锭放到炉子上烧红,用夹子夹下来,根据所需的物品尺寸,不断捶打,这是熊山等诸多铁匠都掌握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