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面波浪起伏。
李从嘉路过江边,春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他目光所及之处,一位老叟正静静地坐在岸边垂钓。
手中握着一卷麻线。
突然间,麻绳微微一紧,老者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熟练地握住麻绳,开始小心翼翼地收线。
经过一番短暂的拉扯之后,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终于被提上了岸。
这一幕,让李从嘉心中顿时有了新的想法!
这个时代钓鱼可是靠运气吃饭的,因为渔具太简陋了。
李从嘉快步向前走到老者身边,看他手中木杆上挂着较粗的麻绳, 鱼钩也宛如柳枝般粗细。
“老丈,钓了多少鱼?”
老叟回头看了一眼,见是名将军打扮的少年,立马站起身来惧怕的回答道:“将军,今年水大,鱼倒是不少,老朽钓了三条条小鱼,刚刚够熬汤喝。”
李从嘉见他所用鱼线是一种布麻类的细线,由于泡了水,下面已经有些糟了。
吃不住劲儿,显然不可能钓到大鱼。
“你家里可有渔网?”李从嘉又是追问道。
老叟道:“将军,我家中有网,前日朗州叛军撤走,在江上网了三天鱼,网已经湿了,正在晾晒。所以今日出来钓几条鱼。”
“一网能捕多少鱼?”李从嘉追问道。
“老朽一人捕鱼,一网半个时辰,运气好的话能捞上来三五条大鱼。”老丈见这位将军问的仔细,也是一五一十回答着。
“也就是六斤鱼。”李从嘉心里估算着。
李从嘉点了点,这年头没有尼龙纤维,网都是用麻绳和布编制的。
正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真实的情况。
也是敬业的渔民!
因为渔网使用一段时间,必须晾晒,持续使用下去,渔网麻绳都会被泡的糟烂,根本不耐用。
李从嘉和老者聊了一阵,了解当下情况,这钓鱼完全是个技术活!
老叟是个渔民,钓了半辈子鱼,所以这大灾之年过的还算不错。
想想后世有专业的钓竿和超细的强韧的鱼线,都有很多人钓不到鱼呢。
小渔船一网下去,能捕捞几百斤的鱼。
这个时代的捕鱼产量,是后世远远不能比的。
李从嘉知道最早原始人用兽筋钓鱼!
到后来秦汉时期发展用蚕丝,金属丝,唐宋开始用麻绳,元、明时期由于棉花的大力发展,纺织技术大大地提升,已经可以用棉绳钓鱼。
现在这种麻绳,宛如柳枝粗细,太粗了钓不到鱼,太细了遇到大鱼钓不起来。
所以很多人都用竹网编制的鱼具……
李从嘉了解些情况后,兴奋的回到潭州城中。
“我要做些渔网,动员潭州百姓捕鱼为生,能救一些人算一些人!”
李从嘉想着现在地里没粮,山里没兽,只剩下浩浩荡荡的湘江水,还能养活人。
岳州城更是靠着洞庭湖,那是内陆巨大的产鱼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要把后世改进的渔网提前做出来。
提高捕捞技术,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这年头大江大河里的鱼很多,就是网不上来。
折返回潭州城中,李从嘉发动户曹官吏,收集渔网,并且在渔网上挂上了鱼钩。
整整折腾了一夜。
李从嘉按照宋朝时期出现的渔网,织成了一种缗钩的捕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