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九(2 / 2)

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

比如吃饭,必须有蔬菜作为辅助;又比如人的身体,必须用衣服帽子等庄严和修饰。为什么对于了脱生死的漫长修行路途,却打算一门深入,完全废弃其他的法门呢?一门深入,尽废余门这样的做法,只有打佛七的时候才可以。

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矣。况吾侪心如猿猴,不以种种法对治。而欲彼安于一处,不妄奔驰者,甚难甚难。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

平常的人,如果不是菩萨再来,绝对没有不形成懈怠散慢习气的。因为凡夫的心,时间一长就会生出厌烦。天生万物,必须晴天和雨天彼此调和,寒冷和暑热相互更代,才能孕育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假如一直下雨或一直放晴,一直寒冷或一直暑热,那么普天之下,就不会有一个生物了。何况我们这些人的心像猿猴一样,如果不用种种法门对治,而希望它安住在一处,不胡思乱想,是很难很难的。人应当了解自己的能力,(修行)不可以偏执一法,也不可以散漫地修不同法门而缺少统领和头绪。

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

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作为主要的修持。同时,遇到一切人,上对父母,中对兄弟朋友,下对妻子奴仆,都用持戒念佛,求生西方来加以引导,难道说这不是自利吗?

一灯只一灯,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

一盏灯放在那里,就只是一盏灯的光亮。然而,一盏灯如果把灯火传递给百千万亿盏灯,对于这一盏灯,丝毫没有损失。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哪里需要等问了人之后才知道呢。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前月十五,接到汝书。以汝言孟由一到,即便登程。恐回书落空,是以不复。即午复接汝书,知孟由尚未归省。其所以稽迟不归者,殆不敢担由彼归而汝即走出之担子也。汝何不体我心,及诸人之心,而硬做道理乎。

上个月十五,接到你的书信。因为你在信中说,周孟由一到家,你就马上启程。我担心回信落空,所以才没有回信。今天中午又接到你的书信,知道孟由还没有回家。他之所以延迟滞留不回家,是不敢担负由于他回家而使得你随即出走的责任。你为何不体察我和大家的心意,而要硬做道理呢?

光亦出家之人,岂必定碍滞汝,阻止汝,学在家人恋恋于家,不愿令人速得解脱乎。但人之际遇,万有不齐。约汝分论。实为在家益大,而出家益小。

我也是一个出家人,怎么会一定要妨碍你,阻止你,学在家人那样留恋家庭,不愿意让人快快得到解脱呢?但是,每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以你的情况来说,实在是在家的利益多,出家的利益少。

汝祖业颇可度用,上有慈亲可事,中有兄弟可靠。室有贤妻,膝无子女。而且汝之大兄,颇信佛法。三弟四弟,亦皆与道不相悖戾。汝在家笃修净业,亦可为慈亲生信念佛,以期了脱之导。亦可为兄弟在外,料理家门之事。亦可以率其妻室,弟妇等,同修净业,同出轮回之计。

你家的祖业完全足够生活开销了。上有老母可以侍奉,中有兄弟可以依靠,家中有贤妻,膝下无子女。而且你的大哥很信奉佛法,三弟四弟为人处事也与佛法的道理不相违背。你在家坚定踏实地修习净业,可以使你的母亲信佛念佛,引导她了脱生死,也可以为在外的兄弟料理家中的事情,还可以带领妻子、弟媳等同修净业,以期共同脱离轮回。

外而乡党亲戚,随缘开导。即家舍为道场。举慈亲,及兄弟妻室子侄,乡党亲朋,皆为法眷。随力随分,身率言化。俾永嘉一班迷途之人,并彼邪见种性之人,同纳于佛法至极圆顿净土法门大冶洪炉之中,共成法器,同修净业。将来同登莲邦,共证菩提。岂不如汝出家为僧,舍亲远去。室人有无依之恨,慈亲有怨子之怀。而且一班不明至理之人,反谓佛法为背畔世道,妄生谤毁。俾此等人造口业,堕恶道。未见其益,而先受此等大损之为愈乎。

在外也可以随缘开导同乡和亲戚。就把自己的家当作道场,母亲、兄弟、妻子、子侄、同乡、亲戚朋友就都是你的法眷属,这样就可以随着本分和能力,以自身作表率,以语言为化导。使永嘉那些迷路的人,还有那些邪知邪见的人,都能进入佛法最圆顿的净土法门这个大熔炉中,使他们都能铸炼成佛法中人,共同修习净业,将来一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证菩提。这样的结果,相比于你出家为僧,远离亲人,使家人因为缺少依靠而心有遗憾,使母亲因为儿子离开而心生埋怨; 还使得一些不明至理的人,看到你的做法反过来说佛法背离世道,错妄地毁谤佛法,造作口业,最终堕入恶道,还没见到佛法的利益,就先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 前者比后者不是强得多吗?

况汝慈亲,既不应许,岂可不遵慈命,仍怀此心乎。如汝亲绝不许汝修行,犹有可原。汝亲甚欢喜汝修行,何得必欲离亲修行乎。

况且你的母亲既然不同意你出家,怎么可以不遵从母命而仍然怀有出家的想法呢?如果是你的母亲坚决不允许你修行,倒也情有可原。但事实上她非常欢喜你修行,为何一定要离开亲人去修行呢?

佛法中有六度万行种种之功业,皆为利益众生。汝不出家,则于亲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顺亲心,居尘学道。俾亲日见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为莫大功德。况不止亲一人乎。

佛法中有六度万行各种功业,每一种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你不出家对于你的母亲有很大的好处,单是这一件事就可以改变母亲的心意。在家修学佛法,使母亲对于学佛的事渐渐熟悉,从而自然地对佛法产生信愿,这就是莫大的功德啊。何况还不止你母亲一个人受益呢。

又亲既不许,则义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许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许摄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则师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为师,谓为善知识。然光实非善知识,而于背佛法事,断不敢为。但祈依光所说,顺亲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古人有为知己者,不妨以身许之。况慈亲留汝,光劝汝,岂可违抗,固执不改乎。当知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乃往生正因。宜随王虚中,周安士,彭尺木三先生,则不愧为佛弟子矣。

母亲既然不允许你出家,就不要再有出家的想法了。因为佛教的戒律中,如果父母不允许出家,自己坚持出家的人,是不允许他剃度、受戒的,否则师父、徒弟都有罪过。你既然把我当做师父,说我是善知识(然而其实我并不是善知识,但也绝对不敢做违背佛法的事),就请你依从我前面所说的,顺应母亲的心意,在家修行就可以了。古人有为了知己,以身相许的。何况母亲留你,我也劝你,怎么可以违背抗拒,固执不改呢?应当知道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你应该效仿王日休,周安士,彭尺木(彭际清)三位先生那样修学,就不愧是佛弟子了。复周群铮居士书五

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

天下的事都有因缘。事情成功与否,都是由因缘来决定。虽然有促使事情成功或失败的人,其实真正的权力,还是在于自己所种的前因,而不在于现前的缘分。

明乎此,则乐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矣。汝独不知身为人子,义当从亲之命。又欲为人徒,犹当从师之命。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乐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 (根据自己的本位而行事,安守本分,尽职尽责) ,无论做什么事,遇到什么样的境况,都能安然自得,有所收获。你偏偏不知道身为人子,理应顺从母亲的意愿;做别人的徒弟,也应当听从师父的教诲。

然父母为子谋者,或有不当,以恩爱重而或有偏处。师则既能视为知识,断不至所谋过于失当。居尘学道,即俗修真。乃达人名士,及愚夫愚妇,皆所能为。

然而父母为子女所作的计划和考虑,或许会有不恰当的地方,这是因为父母对子女十分疼爱,使得他们的考虑或许有偏颇。至于师父,既然能够被看作是有知识见地的人,那么他考虑事情绝对不至于十分不妥当。在凡尘俗世中学佛,借着世俗的尘劳修炼自己的身心,是贤达的人以及愚夫愚妇都能做的事。

勉力修持,以在家种种系累,当作当头棒喝。长时生此厌离之心,庶长时长其欣乐之志。即病为药,即塞成通。上不失高堂之欢,下不失私室之依。而且令一切人同因见闻,增长净信。何乐如之。

平时努力修持,把在家的种种束缚牵绊当作是当头棒喝,常常怀有厌离娑婆尘世的心念,或许也就会常常增进欣求极乐的志向。将疾病当作良药,把阻塞看成是通畅。在上能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在下能让家人有所依靠,而且能让周围的人都因为你而听闻到净土法门,从而增长了求生净土的信心。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但祈上遵母命,并顺光心。随分随缘,自利利人。菩萨舍头目髓脑,以救众生饥饿。在家修行,于亲于汝,皆有大益。何得妄生违拒。如必曰决欲依我心行,光岂能令其不许如是。但祈将师徒之假名字取消,一任汝拜甚么高僧,光概不过问。他日相见,一同路人,不得犹执师弟之礼。

祈愿你遵从母亲的命令,也随顺我的心意 —— 随着自己的本分和因缘,来利益自己和他人。菩萨为了救济饥饿的众生,头目髓脑都会施舍。你在家修行,对于亲人和自己,都有大的利益,怎么能错妄地违背抗拒呢。你如果说,决定要依着你自己的心意去做,我又怎么能不准许,只祈望你将你我师徒的假名分取消,任由你去拜什么高僧,我一概不会过问。以后再相见,就像陌生人一样,不可以继续行师父弟子的礼节。

若不如是,且请依我所说。代光劝化瓯江士女,同入莲池海会。较与汝强欲为僧,致高堂失其欢心,兄弟妻室各怀忧念,而瓯人妄生诽谤佛法之心与业,其得失实不啻天地悬隔。

如果不想这样,且请你依照我所说的来做。代我劝化温州的士人女子,共同进入莲池海会。比起你硬要出家为僧,使得母亲心里不快乐,兄弟妻子各怀忧念,还让同乡的人错妄地生出诽谤佛法的心,进而造下口业,两者之间的得失差别实在不亚于天地悬隔。

汝试详审思之。光其为汝耶,害汝耶。光言尽于此矣,过此则一字不肯虚写,任汝自便而已。

你认真地审查和思考一下,我是为你好呢,还是害你呢。我的话到此为止了,从此以后,不会再空写一个字,任由你自己选择吧。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丁氏所录,或有纰缪。然其大体却好,未可以袁氏之不德,而谓其为不足流通也。

因果这一法则,是佛教入门的初步,也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引。丁福保居士所录的《六道轮回录》,其中或许有小的错误,然而这本书大体上却是好的,不可以因为袁枚的德行不好,而认为这本书不足以流通。

且袁氏往矣,能知其不德者几何人哉。使因果报应之事,寓诸目,感诸心。即素鄙袁氏者,亦当闲邪存诚,克己复礼,以自求免于罪戾,培植来福耳。未可以一眚 (sh ěn g) 而掩之也。

而且袁枚已经死去了,知道他德行不好的有几个人呢?假使他写的因果报应之事,让大家看到了,使大家的心中有所感发,那么即使是向来鄙视袁枚的人,也应当会杜防邪恶,心怀真诚,约束自己,言行合礼,借此来免除自己的罪过,培植未来的福德。不可因为一个方面的过错而完全掩盖他的功德。

且袁氏初则辟佛,继则阅历转深,的知因果毫无差忒。虽未息心研究佛典,观其所载感应事迹,实于佛法心悦诚服。所以未能如彭二林者,以文字障深,又以懒惰懈怠。致其结果,只为将来因种,为可惜耳。

再加上袁枚最初虽然辟驳佛法,可后来随着阅历转深,就确切地知道因果报应丝毫没有差错。虽然他没有静下心来研究佛教经典,然而从他书中所记载的感应事迹,可以看出他实际上对于佛法是心悦诚服的。而他之所以没能有彭际清那样的成就,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对他有很深的障碍,也因为他懒惰懈怠不精进,结果,只是种下了将来得渡的因缘而已,真是可惜啊。

吾谓以袁氏纪氏之博达,尚孜孜然以因果报应是辑。后之鉴者,或必有深感焉。不欲流通即已,若意欲流通,即便流通。政不宜过于计虑也。

我认为像袁枚、纪晓岚这样博学通达的人,尚且要勤勉专注地把因果报应的事迹编辑成书。后来的人鉴于他们的做法,想必会有很深的感发。不流通则罢,如果想要流通,就只管流通好了,没必要过多地思考顾虑。复周群铮居士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