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他是咱们家的恩人。(1 / 2)

“周叔,我想跟你商量件事儿。”

话刚说完,赵盼来赶紧把手里的烟递过去。

看到烟被捏得皱巴巴的,周丰收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来就来吧,还拿烟干啥?你不抽烟吧?”

面前的这包烟是过滤嘴香烟,一看就值不少钱。

赵盼来是村子里的后辈儿,也没成家,按道理说还是个大小伙子。

话没说完先递烟,这是跟谁学的?

不过,看到他的手一直停在半空当中,周丰收也不好不接过来。

接过香烟放在桌子上,周丰收笑着看向赵盼来。

“因为考大学的事儿?”

“嗯,算是也不算是。”

赵盼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周丰收的问题。

要说眼下的事情是关于考大学的事,好像说不太过去。

可,也不能说完全跟考大学没有关系。

“那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是也不算是啊?”

赵盼来深吸一口气,手都捏成了一个拳头。

“周叔,我也不知道这事该咋说,我就跟你明说了吧,今年我没考好,我打算明年接着考。”

“可我担心,一年不碰书本,到时候又考个一塌糊涂。”

“咱们村子里的小学不是缺教师吗,我想教孩子们。”

“我想问问周叔的意思。”

赵盼来说话的时候,周丰收一直静静的听着。

一直等到赵盼来把心里的意思说清楚,周丰收心里头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不过尽管心里高兴,可周丰收还是故作犹豫地问:“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我喜欢读书,我也知道,大家都叫我书呆子,我觉得他们没有从书本当中找到乐趣,而且,我除了读书啥都不会。”

周丰收问完一个问题,赵盼来都会认真地回答。

不知不觉当中,赵盼来把心里想的全都说了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赵盼来才发现,是不是自己说多了?

万一哪句话说得不对了,周丰收不让自己教那些孩子们了,该咋办?

“这事儿啊,我得再琢磨琢磨,我也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们村里没有考上大学的,也不只有你一个,我的一碗水端平。”

“小学里头缺教师,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惦记这件事情的,也不止你一个。”

“你的情况我会认真地考虑,等我明天再给你个信儿吧。”

周丰收没有一下子把话说死。

对面,赵盼来也跟着点了点头。

整个村子一千多号人,作为生产队长,周丰收肯定是要把事情做得周全的。

哪怕自己再迫切地想知道结果,也得等到周丰收做了决定以后再说。

“行,那麻烦周叔了,回去我等你的消息。”

“去吧,你这孩子是一块读书的料子,叔清楚。”

周丰收亲自把赵盼来送出去,这才重新回去吃饭。

整整一夜。

赵盼来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觉。

一直等到第二天傍晚,周丰收这才告诉赵盼来,同意他做小学里头的教师。

又过了一天。

春兰婶子去篮子厂上班了,见人就笑。

得知赵盼来去小学里教书的事情,不少人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这个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看人家来子,人家别人没考上大学,该干啥就干啥去了,可来子却捡了一个好工作。”

“可不是吗,教一天书顶十个工分呢,而且还不用干活,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

“人家找了个清闲的工作,真让人眼红。”

“人家是文化人,像咱们这样的,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都时不时地朝春的这边看看。

春兰婶子尴尬地笑了笑,最后,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趁着来送篮子的功夫,周彩霞神秘一笑。

“婶子,这会儿来子哥没事了吧?”

“没事了,高兴着呢,一大早晨就拿着书本在院子里读,也不知道他在念啥,反正我听不懂。”

春兰婶子笑得更加开心。

看到周围没有人,周彩霞压低声音说道:“婶子,我来子哥能够遇到我三哥,那可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咋啦?”

春兰一脸蒙圈。

当初,刘嘉的确找过盼来。

还说有件事情要跟盼来商量。

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说了啥。

可听彩霞这话里头的意思,好像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而见春兰一头雾水,周彩霞又挑着眉毛问道:“你不知道咋回事儿?”

“哎呀,你就别在这里卖关子了,赶紧告诉婶子出啥事儿了!”

“为了能够让我来子哥在小学里给孩子们教书,刘嘉都要把嘴皮子给磨破了,说的好话,听得我们耳朵都起茧子了。”

周彩霞一边笑一边说。

春兰一愣,接着恍然大悟。

怪不得刘嘉说有办法。

原来,刘嘉早就想好该怎么办了!

春兰默默转过身,鼻子一个劲儿地发酸。

如果不是强忍着,这眼泪又要掉下来了。

其实自己早就知道事情有些蹊跷,可真不清楚,原来刘嘉在背地里帮了这么大的忙。

自己在刘嘉这里挣着钱,这孩子还救了自己儿子一命!

刘嘉,婶子真是欠你的!

朝院子看了一圈,春兰没有看到刘嘉的拖拉机。

看到赵小潮过来,春兰赶紧走上去询问。

“小潮,今儿刘嘉不在啊?”

“一大早就去送篮子了,春兰婶子,你是有什么事儿不?”

自从上次说话没把门,跟春兰婶子闹了一次误会以后,赵小潮跟春兰婶子说话的时候,每次都是规规矩矩,一脸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