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针锋相对,谁都不肯让,站在最前面的李斯,却直接略过两人,朝着嬴政拱手行礼道:
“陛下,就由臣来吧。”
嬴政这次是用后世文字书写,内容也不是当世之词,若没有去过后世之人,确实怕他们读错,正好李斯去过后世,当即便点了点头。
“善!”
蒙毅跟陶淳顿时偃旗息鼓,双目喷火的瞪着半路摘桃的李斯。
李斯直接熟视无睹,上前接过卷轴,双目一扫,顿时惊讶。
“原来是这首!”
此时,殿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扰了李斯宣读。
李斯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宣读完毕,李斯仍旧没放下卷轴。
他在后世文集之中,看到过这首,当时便心潮澎湃。
如今,在大秦,由大秦当今圣上写书来,一时间,竟有些分不清大秦与后世的恍惚之感。
大殿中沉默了许久,诸多官员都沉浸在刚刚那首词所传递的意境之中。
陶淳感慨道:“真乃千古佳作啊,陛下之文采,震古烁今,此作足以流传万古!”
蒙毅这次很赞同。
“恍惚之间,老夫竟想起了家兄,他虽远在边关,但抬头望月,我两人可共睹婵娟。陛下,老臣厚颜,奏请陛下将此佳作赐予老臣,老臣也好一解思兄之情!”
“吾儿也远在他乡,请陛下将此作赐予臣!”
陶淳立即道。
蒙毅愤愤的瞪了陶淳一眼,这老匹夫,怎么今日啥都要跟他抢?
正当两人又要争论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笑声突然传来。
“我说你们两个,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不觉得尴尬吗。”
杜宇笑的前仰后合,随后从李斯手里接过那幅卷轴。
扫了一眼,略微点头。
“有一说一,陛下的毛笔字,确实有进步。”
李斯赞同道:“陛下当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
杜宇直接给嬴政做了主,他把卷轴塞到李斯怀里。
“那你就收着吧,以后也练练字。”
李斯喜不自禁,悄悄瞄了一眼嬴政,见嬴政并没有说话,立即就将卷轴塞进怀里,生怕别人抢了一般。
随后,他郑重的朝着杜宇做了一揖。
他知道嬴政因为史书上记载他曾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一事始终心有芥蒂,如今杜宇将这份卷轴给了他,说不得日后,便是他的保命符。
旁边,蒙毅与陶淳二人,简直肺都要气炸了。
杜宇竟将卷轴直接就给了李斯?
那他们两个在这里争了半天算什么?
“杜大人,这恐怕不妥吧,陛下还没有发话呢!”
陶淳脸色阴沉的道。
杜宇摊了摊手。
“那不行你问问陛下?”
陶淳瞪了他一眼,随即看向高坐案后的始皇帝。
嬴政笑着摆了摆手。
“即兴而作罢了,谁想要拿去便是。”
这话相当于默认了赐给李斯。
陶淳只能恨恨的咬牙,退了回去。
“诸位爱卿。”
嬴政略一思索,道:
“纸张书写,简便轻巧,寡人决定,日后朝堂公文,皆改为纸张,由内务府为各部提供!”
这话没有商量的余地,众臣当即拱手应诺。
此事定下,嬴政沉思片刻,目光扫向殿内之臣,忽的起身。
“诸位爱卿,之前你们事实不清,弹劾杜府丞,如今见识到内务府之产业,有何感想?”
之前叫嚣的最厉害的,就是蒙毅和陶淳一系的官员,如今他们一个个低着头,默不作声,再也没了底气。
李斯道:
“陛下,杜府丞匡扶社稷,有天大之功,请陛下为杜府丞赏赐!”
王翦也紧随其后。
“陛下慧眼识珠,启用贤能,足见我大秦福运昌隆,杜府丞为内务府呕心沥血,方有今日气象,老臣为杜府丞请赏!”
两人都跟杜宇关系匪浅,有他们带头,李斯和王翦一系的官员便纷纷站出来,请嬴政表彰杜宇功劳。
嬴政淡淡一笑,他早已此意,当即坐回案后,道:
“传寡人诏令,杜宇掌管内务府,有匡扶社稷之功,赐爵关内侯,赐名...”
他略一沉吟,道:
“得天之命,匡扶大秦社稷。”
“赐名,天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