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隔岸观火
";报告将军,蜀军主力突然调转方向,向西撤退!同时,江东水师也开始后撤!";斥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李铭目光一凝。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了。无论是蜀军还是江东水师,都在即将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选择撤退,这背后必有蹊跷。
";立刻派出精锐斥候,严密监视敌军动向。";李铭沉声下令,";同时,各部队保持戒备,不得擅自追击。";
很快,更多的情报传来。原来,刘备突然病重的消息传到了前线,诸葛亮不得不暂缓北伐计划。而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也立即下令水师撤退,显然是在观望局势变化。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李铭转向众将,";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密切监视蜀军和江东水师的动向。同时,派出细作打探刘备的具体情况。";
就在这时,曹丕的亲信前来传令:";魏王召见李将军,说是有要事相商。";
来到王宫,李铭发现曹丕正在和司马懿等重臣商议对策。";刘备病重,这是天赐良机。";曹丕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是不是该趁机发兵蜀国?";
";末将以为不可。";李铭直言道,";现在出兵反而会打草惊蛇。不如静观其变,等局势更明朗些再做决定。";
";此话怎讲?";曹丕显然对这个建议有些意外。
李铭解释道:";首先,刘备病重的消息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其次,就算消息属实,现在贸然出兵反而会打乱我们的部署。不如借此机会,让我们的新式武器和训练成果更加完善。";
司马懿点头赞同:";李将军说得有理。而且,我们还要防备江东趁机搅局。";
";不错。";李铭继续说道,";孙权这个人向来机敏。他撤退水师,未必就是真的放弃了行动。很可能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密切关注蜀国和江东的动向,同时加紧自身的准备。";
就在这时,又有军报送到:";启禀魏王,探得诸葛亮已经带领主力回到汉中,但在沿途设置了多处暗哨。江东水师虽然撤退,但并未完全解散,而是集结在几个关键水域。";
";果然如此。";李铭冷笑一声,";这两人都在等待时机。我建议,我们表面上也跟着撤军,实则暗中部署,以逸待劳。";
曹丕思索片刻,同意了这个建议。随即下令各部按照李铭的计划行动。表面上,魏军开始有序撤退,但实际上,一支支精锐部队正在秘密集结。
回到军营,李铭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后续计划。";这次的重点有两个:第一,要派出最精锐的细作,打探刘备的真实情况。第二,要借这个机会,完善我们的新式武器和战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