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领命后,立即带着朝廷诏书,火速赶往荆州。然而等他抵达时,发现情况比想象的更加危急:东吴不仅完全封锁了长江水道,还派出大量小型船只,封锁了所有支流。荆州城已经陷入完全孤立的状态。
\"关将军,末将建议立即清查城中可疑人员。\"李铭向关羽进言,\"同时要加强防务,严防有人里应外合。\"
关羽同意这个建议,立即下令在城中进行大清查。果然发现了几个东吴的细作,他们不仅打探军情,还在暗中策反将领。
就在这时,探子来报:东吴水军已经开始向城下集结,似乎准备发动总攻。与此同时,魏军也开始在汉中边境活动,显然是要配合东吴的行动。
\"形势危急。\"李铭向诸葛亮发出密信,\"东吴此次来势汹汹,明显是要一举拿下荆州。若不能尽快破解困局,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亮收到密信后,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然而就在这时,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东吴派出的使者已经抵达洛阳,似乎在与魏国商议瓜分蜀汉的计划。
\"看来他们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庞统叹道,\"若魏吴联手,我军确实难以抵挡。\"
马良提醒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军心。只要将士们团结一致,就还有转机。\"
然而,荆州的情况也在急剧恶化。东吴不仅加强了军事封锁,还在暗中策反更多将领。一些原本动摇的将领,在看到魏军南下之后,开始动了投降的念头。
李铭在密信中写道:\"虽然形势危急,但我们还有机会。东吴和魏国表面上是盟友,但他们各怀鬼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寻找破局的机会。\"
诸葛亮收到密信后,立即着手制定新的计划。他一面命令关羽严守城池,一面派人暗中联络东吴内部对陆逊不满的将领,试图在敌军中制造分裂。
同时,他也没有忽视魏国这边的动向。诸葛亮派人散布消息,说东吴已经答应将荆州和汉中割让给魏国,试图挑拨魏吴之间的关系。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魏国朝廷内部开始对与东吴结盟的事产生质疑。一些大臣认为,不应该帮助东吴坐大,以免将来养虎为患。
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使者前往洛阳解释。然而,这反而让魏国君臣更加怀疑东吴的意图。一时间,魏吴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机会来了。\"李铭立即向诸葛亮建议,\"趁魏吴之间出现嫌隙,我们可以寻找突破的机会。建议立即派人分别接触双方,以离间为主,寻求喘息的机会。\"
诸葛亮认同这个建议,立即展开行动。他一面派人与魏国秘密接触,说东吴想要独占荆州;一面又向东吴透露,说魏国想要独吞汉中。
这个计策很快就显现出效果。魏国开始放缓南下的步伐,似乎在观望局势。东吴见状,也不得不调整战略,不敢贸然发动总攻。
然而,这种局势能维持多久,没人知道。荆州的局势依然危急,随时可能爆发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