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风云变幻(1 / 2)

北京城,秋意渐浓。

李修然站在南明临时朝堂外,听着殿内激烈的争论声。三天前他刚到达北京,就遇上了这场关系重大的朝会。

\"绝不能接受海盗的条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出,\"让海盗参与朝廷决策,这是动摇国本!\"

\"可是郑芝龙的水师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海上力量,\"另一个较为温和的声音说,\"如果不尽快做出决断,满清可能会切断我们的海上补给线。\"

殿内的争论还在继续。李修然知道,这场争论的背后,是整个东亚局势的巨大变革。

\"大人,\"一个身着便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朱大人请您进殿。\"

李修然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对方走入大殿。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朱聿键坐在上首,神情凝重。看到李修然进来,他微微点头:\"李先生,请说说你的看法。\"

李修然环视四周,不动声色地说:\"诸位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三天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与大员商盟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意味着什么?\"朱聿键问道。

\"这意味着,\"李修然缓缓说道,\"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海上贸易不再是某一方可以独占的了。而我们,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他走到殿中央的地图前:\"请诸位看,这是最新的海上贸易形势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线纵横交错,每一条都标注着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利益分布。

\"从马六甲到台湾,从日本到菲律宾,新的贸易格局正在形成。而在这个格局中,谁能掌握海上贸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较量中占据优势。\"

\"那你的建议是?\"一位老臣问道。

\"与其抵制变化,不如主导变化。\"李修然说,\"我建议成立海外贸易总署,由朝廷直接管理海上贸易事务。同时,吸收郑芝龙水师为正规海军,建立新的海防体系。\"

\"这...这是要变革祖制啊!\"有人惊呼。

\"是的,\"李修然直视着那人,\"但如果不变革,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大的危机。满清已经在集结船队,他们的目标不仅是陆地,更包括海上。\"

朱聿键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听说你和西洋女子卡洛琳娜有所合作?\"

\"正是。\"李修然坦然回答,\"卡洛琳娜代表的是新兴的海上力量。他们掌握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贸易网络。与其视之为敌人,不如化为助力。\"

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跑入大殿:\"报!北方急报!\"

朱聿键接过信件,脸色突变:\"满清大军已经开始向山海关集结!\"

殿内顿时一片骚动。

\"诸位!\"李修然提高声音,\"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满清的威胁就在眼前,我们需要尽快做出决断!\"

朱聿键环视群臣,最终下定决心:\"传旨,即日起设立海外贸易总署,任郑芝龙为水师提督,统领海防事务。另外......\"他看向李修然,\"请李先生为总署顾问,协助制定新的海防政策。\"

当天晚上,李修然在驿馆收到了卡洛琳娜的密信。信中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同意在台湾设立商站,并将提供一批最新的火炮。

\"变革开始了,\"李修然喃喃自语,\"希望还来得及......\"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山海关,大批满清骑兵正在集结。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明朝的国土,更是整个东亚的制海权。

而在台湾,郑成功正在按照新的图纸扩建港口。这个未来的东亚贸易中心,将成为抵御满清的重要基地。

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适应新的贸易规则。他们中间,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场风云变幻,才刚刚开始。

朱聿键的书房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这是最新绘制的海防要图,\"李修然展开一卷图纸,\"从辽东到广东,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了望系统。任何可疑的船只动向,都能在一天之内传到各个指挥点。\"

朱聿键仔细研究着地图:\"这些红点是......\"

\"烽火台改良版,\"李修然解释道,\"结合了西方的信号系统,白天用旗语,夜间用彩色烟火。比传统烽火更精确,还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妙!\"一旁的郑芝龙赞叹,\"这样一来,我们的水师就能提前得知敌情,占据主动。\"

\"不止如此,\"李修然指着几个关键港口,\"这些地方,我们还设立了商情观察站。表面上是收集贸易信息,实际上......\"

\"是监控各方势力的动向,\"朱聿键明白过来,\"商路就是情报线。\"

\"正是。\"李修然又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卡洛琳娜传来的最新消息。满清已经开始在辽东集结船材,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建成一支规模可观的水师。\"

\"三个月......\"郑芝龙思索道,\"时间很紧啊。\"

\"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李修然说,\"趁他们立足未稳,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他详细解释了计划:第一步,由郑成功率领主力舰队在台湾海峡列阵,吸引满清注意力;第二步,卡洛琳娜的舰队从朝鲜半岛后方包抄,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最后,郑芝龙的水师从侧翼突袭,一举摧毁他们的造船基地。

\"好一招声东击西!\"郑芝龙拍案叫绝,\"不过,时机把握很关键。\"

\"所以我们还需要内应,\"李修然说,\"威廉·配第已经安排人打入了满清招募的外国船员中。只要他们一开始行动,我们立即就能收到消息。\"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匆匆跑来:\"报!辽东急报!\"

李修然接过密信,看完后脸色一变:\"有意思,多尔衮派出了一支使团,说要和我们谈判。\"

\"谈判?\"众人都露出诧异的神色。

\"是的,\"李修然冷笑,\"他们提出,只要我们断绝与西方商人的联系,他们就承认南明政权的合法地位。\"

\"好大的口气!\"郑芝龙怒道。

\"不,\"李修然摆手,\"这反而说明他们慌了。显然,我们的海上联盟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威胁。\"

朱聿键沉吟片刻:\"那我们该如何回应?\"

\"以拖待变,\"李修然胸有成竹,\"表面上答应谈判,暗地里加快行动。等他们发现上当时,我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

\"可他们肯定会派人监视我们,\"郑芝龙提醒道。

\"正好,\"李修然露出神秘的笑容,\"让他们看看我们想让他们看的。张天志!\"

\"在!\"张天志立即出现。

\"启动'疑兵之计',\"李修然吩咐,\"让所有港口都显得很平静,该装卸货的装卸货,该进出的进出。另外......\"

他压低声音,交代了几句。张天志领命而去。

\"还有一件事,\"李修然对众人说,\"明天就是中秋。我建议在各个港口举办花灯会,邀请各国商人参加。\"

\"花灯会?这个时候?\"有人不解。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表现得泰然自若,\"李修然解释,\"让满清的细作看看,我们有多'沉迷'于节日气氛。\"

众人这才明白他的用意,纷纷称赞不已。

散会后,李修然独自站在天台上,望着渐渐升起的明月。

\"多尔衮啊多尔衮,\"他轻声说,\"你以为我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却不知道,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互相理解与合作。\"

远处,无数花灯在港口次第亮起,将整个海岸线点缀得如同星河倒挂。

这看似平静的繁华背后,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福州港的花灯会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来自各国的商人都被邀请参加这场盛会。街道两旁,中西合璧的花灯造型引人注目:有传统的龙凤图案,也有西方的帆船剪影;有描绘佛道传说的场景,也有希腊神话的故事。

李修然穿着一身便服,混在人群中观察着。他注意到,至少有三组满清的密探也伪装在人群之中。

\"真热闹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卡洛琳娜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里,她今天穿着一身东方织锦,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

\"节日嘛,当然要热闹,\"李修然笑道,\"特别是要让某些人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边说边走,故意经过一个满清密探身边。那人正专注地记录着港口的商船数量。

\"看到了吗?\"李修然低声道,\"他们以为我们真的在准备过节。\"

卡洛琳娜微笑:\"而实际上......\"

\"嘘,\"李修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向天空,\"快看,最精彩的要开始了。\"

只见夜空中突然绽放出一朵巨大的烟花。这可不是普通的烟火,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信号。

\"开始了,\"李修然轻声说。

与此同时,在台湾海峡的某处海域,郑成功的舰队正在按计划行动。每艘战船都打着节日的彩灯,看起来像是要参加花灯会的船队。

而在更远的地方,一支秘密舰队正在借着夜色向辽东海域潜行。

花灯会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各国商人纷纷展示着自己的特色花灯,相互交流着不同的节日文化。

\"看那边,\"卡洛琳娜指着一个角落,\"威廉·配第来了。\"

果然,威廉正和几个穿着打扮不太寻常的商人站在一起。那些人的服饰看似混杂,但内行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军事专家。

\"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卡洛琳娜压低声音,\"满清在辽东的造船确实很仓促,不少材料都是勉强凑合的。\"

\"这正是我们要的消息,\"李修然说,\"接下来......\"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喝醉的商人失手打翻了一盏花灯,引发了小规模的火情。

在混乱中,李修然敏锐地注意到,几个满清密探正趁机向码头方向移动。

\"他们要检查船只,\"卡洛琳娜也发现了异常。

\"让他们查,\"李修然胸有成竹,\"他们只会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的。\"

果然,当密探们潜入码头时,看到的只是一些普通商船。那些真正的战船,早已在昨夜悄悄离港。

\"时间差不多了,\"李修然看了看天色,\"该让他们看看最后的表演了。\"

随着他的话音,港口突然响起了一阵悠扬的笛声。这是一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曲调,十分悦耳。

然而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音乐中隐藏着密码。

\"三天后,\"李修然说,\"多尔衮就会发现,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你真的认为他们会上当?\"卡洛琳娜问。

\"他们已经上当了,\"李修然指着那些匆匆离去的密探,\"看,他们这就要回去报信了。只可惜,等他们发现真相时,为时已晚。\"

花灯会还在继续,璀璨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没有人注意到,在这欢乐的表象之下,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三天后,辽东海域。

浓重的晨雾中,满清水师的造船基地一片忙碌。数百名工匠正在赶工,十几艘即将完工的战船整齐排列在岸边。

\"大人,\"一个监工匆匆跑来,\"最新一批船材已经送到,要现在卸货吗?\"

负责建造的统领点点头:\"快些,多尔衮大人说了,要在月底前完工。\"

就在这时,了望塔突然发出警报:\"报!东面发现可疑船只!\"

统领举起千里镜观察,只见海雾中隐约有几艘商船在晃动。

\"不用紧张,\"他说,\"最近是节日,商船多一些很正常。再说,南面的探子不是报告说,那些叛军都在台湾海峡吗?\"

话音未落,北面的了望塔也发出示警:\"北面也发现船只!\"

这次统领的脸色变了:\"不对劲,商船不会同时从两个方向靠近。快!准备......\"

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打断了他的话!

浓雾中,十几艘战船突然显出身形。那鲜艳的旗帜让统领倒吸一口冷气——正是郑芝龙的水师!

\"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在......\"

又是一阵炮响!这次是从东面传来。浓雾散去,露出了卡洛琳娜率领的舰队。十几艘装备着最新火炮的战船正在展开攻击阵型。

\"中计了!\"统领脸色惨白,\"快!派人去报......\"

\"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冷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统领猛地转身,发现几个\"工匠\"不知何时已经抽出了武器。为首的正是威廉·配第。

\"你们......\"统领终于明白过来,\"从一开始就......\"

\"没错,\"威廉微笑,\"我们早就在你们中间了。\"

与此同时,南面的海域上,郑成功的舰队也已经完成了佯攻任务,正在高速向这里集结。

一场完美的围剿就这样展开了。

三个时辰后,等满清的援军赶到时,看到的只有一片狼藉:

- 即将完工的战船全部被毁

- 船材和物资被洗劫一空

- 图纸和技术资料不知所踪

- 训练多时的水手也被带走了大半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在废墟中发现了一面特制的旗帜,上面绣着东西合璧的纹章,旁边还写着一行字:

\"海洋,从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北京城,朱聿键的书房。

\"计划非常成功,\"李修然向朱聿键汇报,\"满清的造船计划已经彻底瓦解。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他们不可能再组建起有威胁的水师了。\"

\"好!\"朱聿键大笑,\"这一仗打得漂亮。只是......\"他略显担忧,\"他们会不会因此更急于南下?\"

\"正相反,\"李修然说,\"失去了海上力量的支持,他们反而要更谨慎。特别是......\"

他拿出一份密报:\"根据最新情报,蒙古各部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没有了水师的威胁,我们就能抽调更多兵力支持蒙古各部,牵制满清的后院。\"

\"高啊!\"朱聿键赞叹,\"这一招真是......\"

正说着,一个侍卫匆匆进来:\"报!辽东来报,多尔衮要求和谈!\"

\"这么快?\"朱聿键有些意外。

\"不快,\"李修然笑道,\"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新时代,光有陆地上的力量是不够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较量了......\"

山海关外,一座临时搭建的谈判大帐中。

李修然作为南明使团的首席谈判代表,正在仔细审视对面的满清使臣。让他意外的是,索尼也在其中。

\"看来多尔衮是真的着急了,\"李修然心想,\"连最得力的密探都派来了。\"

\"根据大汗的意思,\"满清首席使臣开门见山,\"只要南明答应三个条件,我们愿意暂时维持当前的势力范围。\"

\"说来听听。\"李修然面色平静。

\"第一,收回郑芝龙的水师,限制其活动范围;\"

\"第二,断绝与西洋商人的联系;\"

\"第三,每年进贡岁币,以示诚意。\"

李修然笑了:\"大人此言差矣。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当年了。\"

他拿出一份地图,这是一张新绘制的海权形势图:

\"请看,从朝鲜半岛到台湾海峡,从东瀛到南洋,我们的商贸网络已经形成。就算你们想切断,恐怕也力有未逮。\"

索尼突然开口:\"我们知道,你们在花灯会那晚耍了花招。\"

\"是吗?\"李修然反问,\"那你们可知道,真正的行动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花灯会,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

满清使臣脸色一变。

李修然继续道:\"现在,该由我方提出条件了:\"

\"第一,承认南明的海上贸易权益;\"

\"第二,开放辽东沿海港口,允许我方商船自由通行;\"

\"第三,交出在建的造船基地,改为共同开发的商贸港口。\"

\"这......\"满清使臣正要发作,却被索尼拦住了。

\"李大人,\"索尼沉声道,\"您应该明白,这些条件对我们来说......\"

\"我明白,\"李修然打断他,\"所以我们还准备了一些补充条款。\"

他取出另一份文件:\"比如,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开辟西伯利亚航线,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又比如,在日本德川幕府那边,我们可以为你们说项......\"

索尼的眼神变了。身为多尔衮的心腹,他太清楚这些航线和关系网的重要性。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个满清斥候冲进大帐,\"蒙古卫拉特部突然出兵,已经攻占了两座边城!\"

满清使团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

\"这只是个开始,\"李修然平静地说,\"你们也看到了,时代在变。与其处处对抗,不如寻求共赢。\"

当天深夜,李修然回到驻地,正看到卡洛琳娜等在那里。

\"谈得怎么样?\"她问。

\"比预期的要顺利,\"李修然说,\"特别是在蒙古人的'配合'下。\"

\"这么说,我们之前支援蒙古各部的决定是对的?\"

\"不止是对的,\"李修然望着北方,\"这才是真正的'海陆呼应'。当满清发现他们不得不在南北之间周旋时,我们的海上新秩序就有机会真正建立起来。\"

卡洛琳娜若有所思:\"所以之前那些行动,不仅是为了打击他们的水师,更是为了......\"

\"为了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李修然说,\"在这个新时代,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了。要么加入新的秩序,要么被时代淘汰。\"

远处,一轮新月悄然升起。这个夜晚注定会被记入史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开始。

而在这个新时代里,

海洋不再是分割的屏障,

而是连接的桥梁;

贸易不再是掠夺的工具,

而是共赢的纽带。

台湾,安平港。

新建的贸易总署大楼巍然矗立,东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庭院中,一块醒目的石碑上刻着\"四海通商\"四个大字。

李修然站在总署的议事厅里,看着墙上新绘制的航线图。短短几个月,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满清正式开放了辽东三个主要港口

- 蒙古各部开始参与陆上商道建设

- 日本逐步放宽了贸易限制

- 欧洲各国商行纷纷在台湾设立分支

\"真是令人惊叹的变化。\"威廉·配第走进来说,\"不过,克伦威尔那边开始有些异动。\"

\"意料之中,\"李修然说,\"所以我们才要抓紧时间,把新的贸易体系完善起来。\"

正说着,郑成功带着几位外国商人走进来。

\"这几位是荷兰和葡萄牙的代表,\"郑成功介绍道,\"他们对我们的新港口管理制度很感兴趣。\"

\"欢迎,\"李修然用流利的葡萄牙语说,\"想必你们已经看到了安平港的变化?\"

\"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特别是那个...怎么说来着?\"

\"商品交易所,\"李修然补充,\"这是我们借鉴欧洲经验建立的。但我们加入了一些东方特色。\"

他领着众人来到交易所。宽敞的大厅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进行交易。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大型价格公告板,上面用多国文字标注着各类商品的实时价格。

\"这个系统很有意思,\"一位荷兰商人说,\"它让交易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不止如此,\"李修然解释,\"我们还建立了商品品质评定制度,引入了保险机制,甚至......\"

他话音未落,卡洛琳娜急匆匆走来:\"有紧急情况。\"

来到议事室,卡洛琳娜展示了一份急报:\"克伦威尔派出了一支特别舰队,声称要'整顿'东亚贸易秩序。\"

\"终于来了,\"李修然并不意外,\"他们果然坐不住了。\"

\"要通知各港口戒备吗?\"郑成功问。

\"不,\"李修然摇头,\"让他们来。正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