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
明州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油灯在船舱内摇曳,李修然正伏案审阅最新战报。窗外电闪雷鸣,海浪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响声。
\"大人,加急密信!\"小六匆匆进来,递上一份被油布包裹的信件。
李修然展开密信,眉头瞬间紧锁:\"满清水师主力已过登州,预计三日内抵达......\"
\"他们的速度比预计快了至少两天,\"卡洛琳娜走近,望着桌上摊开的海图说道。
\"是啊,\"李修然指着航线,\"他们显然得到了荷兰人的帮助。这些航线都避开了暗礁区,很明显是有人指路。\"
\"那我们的计划......\"
\"不变,\"李修然露出一丝笑意,\"反而来得正好。\"
\"传令下去,\"李修然开始下达一系列命令,\"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很快,一连串看似慌乱实则井然有序的命令传达下去:
明面上的调度:
主力舰队做出北撤态势
各港口明显加强防御
商船纷纷避港
沿海烽火台加强警戒
暗中的部署:
精锐分队隐蔽就位
秘密炮台完成布置
特制火船准备就绪
水下暗标系统启动
满清水师统领赫舍里站在他那艘被称为\"震海号\"的旗舰甲板上,望着南方阴云密布的海域。
\"据荷兰人提供的情报,李修然主力被困料罗湾,\"他得意地对副将说道,\"这次我们要一举拿下明州港,切断他们的后路。\"
\"大人英明!\"副将奉承道,\"有荷兰人提供的航线,我们可以避开所有暗礁。这次一定......\"
话未说完,一名斥候匆匆赶来:\"报告大人,明州港所有船只都在加强防御,似乎已经得到了消息!\"
\"防御?\"赫舍里冷笑,\"他们越是防御,越说明主力不在。李修然这小子,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正在等待着他们。
李修然早已在关键海域布置了特殊的水下标记系统。这些表面看起来普通的浮标,实则暗藏玄机。
明州港内一片紧张忙碌:
战船调头布防,水手们忙着加固船只;
码头上,工人们正在加紧建造防御工事;
商船纷纷入港避险,百姓在官府组织下有序撤离。
\"就让满清的探子看个够,\"李修然对卡洛琳娜说,\"他们越是觉得我们手忙脚乱,就越会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行动。\"
夜深人静时,李修然召集核心将领,在舱室内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
\"记住,\"他指着海图上标注的几个关键点,\"这些位置是整个计划的关键:
第一波伏击点要在这里,
第二波包抄要从这个方向,
火船要在这个时机出动......\"
第三天清晨,浓雾渐散。
满清水师终于出现在明州外海,浩浩荡荡的船队足有六十余艘。
赫舍里站在旗舰上,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明州港的动静:\"看来情报属实,他们主力确实不在。\"
\"全军听令!\"赫舍里意气风发地下达进攻命令,\"即刻出击!\"
满清战船分成三路,呈扇形向明州港逼近。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海面下那些不同寻常的暗流,以及看似随意漂浮的标记物。
\"他们上当了,\"李修然通过千里镜观察着,\"完全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向在走。\"
就在满清船队驶入某个特定海域时,李修然突然举起令旗:\"开始!\"
海面上突然出现大量漂浮物,那是特制的拦截装置。铁链和木桶组成的防御网,开始限制满清战船的行动。
与此同时,原本隐藏的炮台突然开火,经过改良的火炮展现出惊人的威力。几支伏击的船队从四面八方向满清水师包抄。
\"中计了!\"赫舍里脸色大变,看着自己的船队陷入混乱。
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满清水师虽然人多势众,却陷入了被动。他们的船只被暗流牵引,动作变得凌乱不堪。
\"全军突围!\"赫舍里急令。然而为时已晚。
\"现在!\"李修然一声令下。
主力舰队突然从侧翼出现,对满清水师展开致命一击。赫舍里这才明白,他们完全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当硝烟散尽,满清水师已是一片狼藉:
二十余艘战船被击沉
十余艘被俘
剩余的不是搁浅就是仓皇逃窜
\"清点损失,\"李修然命令道,\"同时派人打捞有价值的物资。\"
京城,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
温体仁的倒台在朝堂上激起千层浪,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在这个权力真空期占据有利位置。
李修然站在文华殿青石铺就的廊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官员。有人刻意与他打招呼,眼中带着讨好;也有人故意避而远之,袖中暗藏敌意。
\"大人,\"贴身幕僚方谦低声道,\"周延儒动作很快,已经先后拜访了六位重臣,其中包括礼部尚书魏藻德、兵部侍郎陈新甲......\"
李修然微微颔首:\"看来他是准备按计划行事了。\"
\"是啊,\"方谦递上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温党旧部,现在正寻求新的靠山。\"
\"曹化淳那边呢?\"
\"他最近很安静,\"方谦压低声音,\"但据说昨晚宫里灯火通明,似乎有重要人物进宫......\"
内阁值房内,周延儒正埋首批阅奏章。
烛影摇曳,映着他微微发白的须髯。突然,他察觉到一丝异样,猛地抬头。
\"是谁?\"
\"周阁老这么晚还在办公,真是敬业啊,\"曹化淳不知何时已立在房中,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陛下知道了,一定会很欣慰。\"
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这位新晋阁臣和深受皇帝信任的内侍,都想在这次权力重组中占得先机。
次日早朝。
周延儒突然出列上奏:\"臣以为,眼下边防空虚,应当重用荆襄总督杨嗣昌。此人熟悉边务,堪当重任......\"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
支持者认为杨嗣昌确有才干,曾在川陕立下战功;
反对者则提醒他在四川时的劣迹,征收钱粮过于苛刻。
\"杨嗣昌此人如何?\"回府后,卡洛琳娜一边沏茶一边问道。
李修然接过茶盏,若有所思:\"此人能力确实不俗,但性格狂妄,且与周延儒私交甚笃。若让他掌握军权,恐怕会助长阉党气焰。\"
\"那我们要设法阻止?\"
\"不,\"李修然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我们反而要推一把。欲擒故纵,让他们暴露得更彻底些。\"
接下来,李修然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朝堂上支持杨嗣昌。这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各方猜测。
\"李大人近来与周延儒走得很近啊,\"一天,曹化淳在御花园假装不经意地与李修然相遇,\"这可不像你的风格。\"
\"曹公公说笑了,\"李修然不卑不亢,\"下官只是认为杨大人确实有治军之才。难道公公对他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