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渊阁。
寒冬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室内青铜鼎中的香料缓缓燃烧,淡淡的檀香味飘散在空气中。
崇祯帝手持密折,站在窗前。烛光映照下,他的脸上布满倦意。堂下,兵部尚书范志完和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屏息静立。
\"南边的胜报,你们怎么看?\"崇祯帝开口,声音里透着疲惫。
\"陛下,\"孙承宗上前一步,拱手道,\"李修然此人确实不凡。短短数月,不仅组织起有效的海上防御,更在金门一役中大败满清水师。这等功绩......\"
\"但是......\"崇祯帝放下密折,缓步走到窗前。月光映照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朕听说,不少大臣对此事颇有微词?礼部侍郎张焘甚至上书,说这有违祖制......\"
范志完叹息一声:\"陛下明鉴。这些人怕的不是满清,而是......\"
\"而是李修然他们做得太好。\"崇祯帝接话,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些人宁可眼看边境失守,也不愿见有人建功立业。\"
正说话间,一个小黄门匆匆进来:\"启禀陛下,江南漕运总督王仪塘上书,称李修然私设水师,招募海盗,恐有不臣之心......\"
崇祯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又来了。\"他接过奏折,快速浏览。
孙承宗立即道:\"此人与满清暗通,臣早有耳闻。去年东江镇告急时,他借口漕运艰难,拒不调拨粮饷。此次上书,怕是别有用心。\"
文渊阁内,几盏孤灯摇曳。崇祯帝审视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每一份都牵动着大明的命脉。
\"忠奸难辨啊,\"他长叹一声,揉了揉太阳穴,\"这些大臣,到底谁在为国,谁在为己?\"
范志完悄声道:\"陛下,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边境。李修然虽有功,但确实需要加强约束......\"
正说话间,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进来:\"启禀陛下,南方水师统领郑芝龙派来的使者在宫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大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郑芝龙素来是个善于平衡各方的人物,这时派使者来京,必有深意。
\"宣。\"崇祯帝正了正衣冠。片刻后,一个身着商服的中年人走入殿中。
使者叩拜后,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战报和一份防御方案。
\"这是李大人拟定的《东南海防八策》,\"使者恭敬地将文书呈上,\"其中详述了如何整合海上力量,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
崇祯帝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这份方案条理分明:
第一条:建立多层了望系统
第二条:设立快速反应部队
第三条:完善海上补给线
第四条:构建情报网络
......
\"这个李修然,\"崇祯帝若有所思,\"确实有几分见识。\"
然而,第二天的朝会上,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臣弹劾李修然,\"礼部侍郎张焘第一个跳出来,\"此人私设水师,违背祖制!\"
\"臣附议,\"兵部员外郎王永吉紧跟着说,\"此人招募海盗,与倭寇勾结,其心可诛!\"
\"更有甚者,\"漕运总督王仪塘阴阳怪气地说,\"他在海外建立据点,恐怕早有不臣之心......\"
孙承宗忍不住反驳:\"诸位大人,现在满清虎视眈眈,我们不该......\"
消息很快传到南方。
李修然坐在五洋城的书房里,仔细阅读着密报。窗外海风呼啸,港口一片繁忙。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卡洛琳娜站在窗边问,\"明明我们是在帮助朝廷抵御外敌。\"
\"正因为如此。\"李修然冷笑,\"在某些人眼里,满清虽是敌人,但至少是明面上的敌人。而我们......\"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我们的存在,动摇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人宁可亡国,也不愿见别人建功。\"
崇祯帝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月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陛下,\"范志完小心翼翼地说,\"依臣之见,既要用李修然,又要防范于未然。\"
\"如何防范?\"
\"可以授予他统领南方水师的职权,但要派心腹监管。\"范志完建议,\"这样既能发挥他的才能,又不致使其做大。\"
崇祯帝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传旨,命李修然统领南方水师,授予专断之权。但......\"
五洋城,议事厅。
李修然手持圣旨,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道圣旨,\"他对卡洛琳娜说,\"看似是在给我们权力,实际是要给我们戴上紧箍咒。既想用我们抵御满清,又怕我们做大。\"
\"那我们该怎么办?\"卡洛琳娜问。
李修然走到地图前:\"朝廷的态度,不过是个由头罢了。真正重要的是......\"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如何守住这片海疆,如何保住这些百姓。至于朝廷......\"
接下来的日子,一系列行动悄然展开:
台湾基地加快建设:
新的船坞拔地而起
火器作坊日夜赶工
训练营扩大规模
海上力量扩充:
招募更多水手
改良战船设计
完善指挥系统
内部网络铺设:
在京城增派密探
与郑芝龙加强联系
调整商路布局
当第二波满清大军压境时,朝廷的态度开始微妙变化。
那些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现在知道我们的重要性了?\"卡洛琳娜站在了望台上,望着繁忙的港口。
\"不,\"李修然摇头,\"他们只是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旦满清的压力减轻,他们就会......\"
夜色渐深,李修然独自站在五洋城最高处。
远处是茫茫大海,近处是灯火通明的港口。无数商船在港口进进出出,一派繁荣景象。
\"你说,\"他问走近的卡洛琳娜,\"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
\"那就靠我们自己,\"卡洛琳娜坚定地说,\"我们有船队,有商路,有人才。这片海域,早已是我们说了算。\"
李修然望着繁忙的港口,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是啊,不管朝廷如何,这片海疆终究是要靠他们来守护。而现在,正是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
北京,乾清宫。
寒冬腊月,殿内炭火熊熊。崇祯帝批阅着最后一份奏折,烛光映照下他的脸色疲惫不堪。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中,大半都与南方局势有关。
\"陛下,夜深了......\"贴身太监王德轻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