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脸庞一抽,赶忙道:“四叔你且先坐下,别着急,朕会用你的。”
闻言,赵云才放心的坐下。
刘玄思索片刻后,又徐徐道道出北境安排:
“潼关太守朱文正领两万精兵,驻守潼关。”
“左骑射将军张苞领五千人驻守武关。”
“振威中郎将王平领一万骑兵于长安城北处扎营,在关陇地区机动驰援,同时防止有敌人从蒲板津偷渡而来。”
“封广武将军廖化为长安太守,领五千人驻守长安,维护都城稳定。”
说到这里,刘禅顿了顿,似乎想到什么,随即唤来黄皓说道:
“魏延呢?这马上要打仗了,问他还躲在凉州装什么蒜?让他立刻给朕回来。”
朕就说最近生活怎么少了许多乐趣,原来是文长和文正都不在身边,天天对着李元芳这个木头。
“传旨,凉州刺史依旧由魏延担任,加封董允为武威太守,吴懿为汉阳太守,即刻上任,魏延不在之时,两人分别总领凉州一切政军要务,凉州及陇右诸郡,设两万守备兵力,以防不测。”
刘禅说完以后,接下来便是重头戏秭归夷陵一线的调兵遣将了,众人纷纷睁大了眼睛。
老将赵云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昔年没有同先帝出征,乃是赵云心中的一大遗憾,如今已至暮年,不知这遗憾能不能弥补上。
于是,赵云双眼满怀希冀的看着刘禅。
诸葛亮倒是心中有所明悟,在刘禅让廖化驻守长安之时,他便了然。
这个陛下终究长大了,已然不是那个出城五里便找不到回城之路的孩童。
刘禅喝了口水,然后又道:“至于南线,则由朕亲自统兵,亲征东吴,此一路,昔年先帝未完成的事,今由朕来代替先帝完成,让我大汉一雪前耻!”
听到陛下要亲自统兵,众人本想劝阻一番,但陛下转而把先帝搬了出来,众人又只好纷纷闭嘴。
诸葛亮倒是风轻云淡的笑道:“陛下亲自统兵南线,不知领几人为将?调兵多少?”
刘禅见相父也默认了他御驾亲征,便接着说道:“南线战场,朕此次领四叔、魏延、陈到、李元芳、关兴五员大将,其麾下各领副将数员,随朕东征。”
刘禅说完后,赵云双眼已泛出泪花,忍不住起身跪下道:
“陛下,老臣蒙先帝厚恩,半生戎马,常憾当年未能伴先帝一同出征,今陛下给老臣这个机会,让老臣可以为先帝复仇雪耻,老臣必以残躯护陛下周全,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绝不有负圣望!便是拼却这条性命,也要助陛下在南线扬我大汉天威,夺回失地。”
言罢赵云叩首有声,虎目之中泪光隐现,满是赤诚与决绝。
刘禅见状,赶忙起身离座,亲至赵云身前搀扶:“四叔快快请起,朕相信四叔,虎威尚存,有四叔在侧,朕如得泰山之护。”
关兴在旁也是一脸的激动,高兴的不得了。
又可以随陛下出征了,真是好嗨哦!
将赵云扶起以后,刘禅接着说道:
“朕此次出兵,除去诸将率领的本部兵马之外,再领大汉水师一万人,步卒四万人,外加三千羽林卫,再调遣南王孟获,率领两万南中士兵,北上助战,共计八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吓破孙权那厮的狗胆。”
言罢,刘禅又将目光看向狄仁杰道:“狄公,朕与丞相此番出征,朕封你为镇北大都督,假节,关中地区一切军政要务皆由你负责,遇事有便宜行事之权。”
狄仁杰闻言,神色一凛:“谢陛下信任,关中乃大汉根基所在,臣定不负圣恩,严守此地,保北境安稳。”
刘玄微微点头,将关中交与狄仁杰他还是放心。
如此一来,有狄仁杰总领军政,朱文正镇守潼关,只要不是曹魏以倾国之兵来袭,北境必定无忧。
刘禅环视众人,又看向诸葛亮,关心道:“相父,你那中线战场的兵源及武将是否够用,如若不够,国内还能调遣两万守备兵前往中线,武将方面,朕可把关兴派去供你使用。”
诸葛亮轻摇羽扇,起身拱手,神色从容且透着笃定:“陛下多虑了,当下七万雄师奔赴西城一线,兵精将勇,已然足够。”
“薛仁贵有万夫不当之勇,三箭定西羌,冲锋陷阵恰似猛虎下山,戚继光擅长排兵布阵,深谙攻守之道,姜伯约足智多谋,研习兵法多年,马岱沉稳干练,久经沙场。”
“这般配置,相得益彰,用来对付区区曹真,臣这辈子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臣向陛下保证,此番出征保底能重夺回东三郡,如若寻得良机,臣甚至能进击宛城。”
看着诸葛亮的从容镇定,刘禅精神一振,朗声道:“此番用兵,乃重塑我大汉之良机,朕望诸卿齐心协力,中线、南线、北境各司其职,待得胜归来,朕当论功行赏!”
“陛下圣明,臣等定不负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