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诗会余澜:风波未尽的暗流(1 / 2)

苏文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打断了夏婉未出口的话。

郑逸微微皱眉,转头望去,只见苏文带着几位文人,正缓步走来。

他们脸上挂着看似友好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月光洒在花园里,花香四溢,本该是赏心悦目的场景,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气氛。

“苏兄,各位,这么晚了,还有何事?”郑逸不动声色地问道,目光扫过众人,试图捕捉到更多信息。

苏文走到郑逸面前,拱手作揖,笑道:“郑公子诗才盖世,令我等佩服不已。只是方才诗会上意犹未尽,想与公子再探讨一番诗词之道。”

郑逸心中冷笑,这苏文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皮笑肉不笑地回应:“苏兄过奖了,在下不过略知一二,岂敢班门弄斧。”

众人在花园的石桌旁坐下,气氛表面上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一位文人清了清嗓子,说道:“郑公子,您方才的诗作清新脱俗,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在下有一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郑逸心中暗道,来了。他故作谦虚道:“请讲。”

那文人似笑非笑地说道:“郑公子的诗作中,似乎多用白描手法,却少见典故引用。莫非公子对古籍经典,有所不精?”

郑逸听到这话,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分明是故意刁难,想用他穿越者的身份做文章。

他抬眼看向那文人,只见对方眼中满是挑衅。

周围的文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等着看郑逸如何应对。

花园里的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郑逸略作思考,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缓缓说道:“兄台所言甚是,在下确实较少引用典故。盖因在下以为,诗词之道,贵在创新,而非一味拘泥于前人窠臼。诚然,古籍经典乃我辈学习之圭臬,然时代变迁,民风亦随之变化,若只知拾人牙慧,岂非固步自封?在下不才,斗胆尝试以白描之法,描绘心中所感,所想,所悟,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自成一家。”他语调平和,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力量,敲击在众人心上。

众人起初面面相觑,似乎对郑逸的回答感到意外。

他们原本以为郑逸会用一些牵强的理由搪塞过去,没想到他竟如此坦然,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渐渐地,他们的眼神从疑惑变成了惊讶,最后又转化为钦佩。

花园里的气氛,也从原本的紧张变得轻松起来,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兴奋。

月光洒在郑逸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

他神情自若,举止优雅,仿佛一位掌控全局的智者。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更增添了几分诗意。

苏文见状,脸色微微一变。

他原本想借此机会让郑逸难堪,没想到反而让他更加耀眼。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说道:“郑公子高论,令我等茅塞顿开。只是在下愚钝,还有一事不明。郑公子既推崇创新,为何您的诗作中,却又处处可见前人诗风的影子?”他语气阴阳怪气,

郑逸心中冷笑,这苏文还真是阴魂不散。

他抬眼看向苏文,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他的内心。

周围的文人再次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些人脸上露出了动摇的神情,似乎被苏文的话语所影响。

花园里的气氛,又渐渐变得紧张起来。

郑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苏兄此言差矣……”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这创新与传承,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郑逸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眼神里闪烁着戏谑的光芒。

“苏兄此言差矣,这创新与传承,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就好比这茶,采摘、炒制、冲泡,每一个步骤都有前人的智慧结晶,难道我们为了创新,就不用茶叶,直接喝白水不成?”他故意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语气夸张,逗得周围的文人哈哈大笑起来。

苏文脸色一僵,他没想到郑逸会用如此滑稽的方式回应,让他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全都派不上用场。

他尴尬地笑了笑,试图挽回局面:“郑公子说笑了……”

郑逸却没给他机会,继续说道:“在下只是觉得,学习前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而不是为了故步自封。就好比这作诗,若是只会模仿前人,岂不是成了鹦鹉学舌?只有将前人的精髓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滑稽,活像一个戏台上的丑角。

周围的笑声更大了,就连一些原本对郑逸心存芥蒂的文人,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苏文的脸涨得通红,像一颗熟透的柿子,他狠狠地瞪了郑逸一眼,却不敢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夏婉也来到了花园。

她身穿一袭淡蓝色长裙,宛如月宫仙子,款款而来。